联系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所有人对杨澄禄的风评简直是阿姆斯特朗回旋踢般逆转,他本人地位一下子便被抬得很高。
许灼并不知道发生的这一切。
这七天里,他要忙的事可不少。
自灯具厂回去后,他就亲自监督着十七号主副两客厅吊顶,进行一定量的拆除,打孔,重新排线,通风管道安装,然后修补,用石膏板做藻井。
这些活一天就完成了,细节修改又花了一天。
接着他又检查了一下琴房、书房、卧室之类的地方隔音效果。
卧室隔音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尤其是墙壁和双层玻璃移门一拉,屋子内便很安静了。
可琴房和书房隔音效果还是不行,和卧室一样。
许灼又带着人研究了一下隔音板,找了很多很多材料尝试。
最终用棉花结合丝瓜筋铺开来,排成特殊的结构,以此作石膏板的中间材料,并把这种石膏板砌在墙壁两层砖中间,前后再糊挂一层,这才勉强解决了隔音问题,让整个房间声音既不传出去,又不在房内回响。
没办法,这年头真的能力有限,也算极限了。
许灼在材料学这块,真没怎么关注,更没深入研究。
他很清楚,这个时代其实已经有很好的隔音技术了。
只是易城这地方……毕竟还是很有限。
除了弄房子之外,这些天购买的树木也陆续通过船运,进入双桥河。
二十几棵不满百年的银杏树,围绕塘口栽种了一圈。
剩下的这棵一百五十年份的大银杏树,直接栽种在了塘口码头到双桥菜市场之间、挨着双桥路不远处,形成一座奇观。
别的树暂且不说。
光是种植这些巨大的银杏树,又是挖土,又是牵拉,十几个人小半天栽种一棵,都引来全村围观,场面不可谓不壮观。
以至于看到账单面色铁青的全为民都被无视了。
许灼替村子置办代买,这笔钱算是村子问许灼借的,眼下也只能这样。
要不然一抽抽个小万块来,全为民肯定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