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败者,精神阉割

“其实我们华夏做的很多出口的东西,最终购买端,很大部分也是人家社会中层开始的,底层不见得有这个消费力。他们底层,日子也不好过,数量占比也不低。这些标准的定制,很大程度也是以中层为基础的。我不说别的,就说毛子那边,底层人有口酒喝就行了,哪怕医用酒精都行,管你是八六年的茅台还是西凤XO,亦或是酱香味的人头马马爹利轩尼诗。文化宣传,是以量取胜的。要是我们国家按照他们的标准出产的东西,最终只能局限于中层,那么我们对下不能,对上不行,也就很难传播开来——领导,我汇报完毕。”

薛培春看着许延光道:“这的确是一层墙壁啊,怕是不比南墙薄。”

老客拿起酒杯,对站在许汉禹和许延光中间靠后的许灼,遥遥举了一下:“破壁人老师,该你了。”

顷刻间,所有人又看向了许灼。

许灼道:“依我之见,传播力和传播量是有紧密关系的,这点我很赞成老杨的,我可以举例说明——美仔有支乐队,叫老鹰乐队,不知道在场谁听过。”

“我听过。”许延光道。

杨澄禄也道:“是唱《加州旅馆》的那个吧?”

“对。你看人家四年前的《加州旅馆》多红?全美都流行。参与这种流行文化的,或者说文化流行的,是中层,是高层吗?不是,都是社会底层,而且是青年大众。我们要做的文化宣传,说夸张点,我们要让宣传穿汉服吃火锅的目标对象,就是这些年轻老外,不是那些社会中层。年轻人更加开放,都是吸收和阅历外界新鲜事物的。等到年纪大了,逐渐掌握社会话语权了,他们也达到了自身的边际效应了,也就从左转为右了。这时,他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固有观念,不会再去接受你的大量输出。所以,文化宣传和思想渲染,目标群体和攻伐对象,必然是这些外国底层年轻人。”

所有人听得一阵点头。

很多人都年轻过。

年轻的时候真好啊,觉得什么东西都新鲜,都有意思。

可到了一定年纪,便觉得也就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