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姗姗来迟

好嘛,本来是让你二选一的,你现在给出了第三个答案,瘦老头也不敢和韩非多争,就把矛头转向了自己的便宜孙子,搞不定韩非,还搞不定你了,瘦老头心中想着,就想给白列来点手段,非要让白列承认鲁酒最好喝。

就在此时,引发这场论战的罪魁祸首,神医扁鹊说话了:“其实都好喝。”

瘦老头已经较上劲了,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借着酒劲骂道:“你个死郎中,有你这么和稀泥的吗?!”

扁鹊白了瘦老头一眼,也没计较瘦老头言语中的不敬,淡淡地说:“水土水土,出生之后喝下的第一口水,就决定了味蕾的标准,从此一生不变。”

瘦老头听完,也琢磨了起来,好像刚刚几人给出的答案,都是从前家乡的酒水,扁鹊说的应该是对的,同一种酒水,在不同人的口中,或许真能尝出不同的味道。

不过扁鹊作为传说中的神医,思绪怎么可能就停在这么浅薄的层面上,他已经决定,等到下一世给人治病的时候,得先了解了解对方的出生地才行,从前那种让病人别说话的习惯也得改一改了……

与许负庭院中毫无章法的胡闹大相径庭,刘彻此时正在进行第二次封禅泰山的仪式,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从容了不少,不过刘彻心中的怒火并没有因为这份从容而有所减弱,在他心中欺骗自己的少翁已经是个死到不能再死的死人了。

地府的选择也和上次一样,全副武装的虎贲军压境,地府的鬼卒精兵也被酆都大帝整装在一处,随时准备出击,不管是阳世还是地府,都不敢赌,假如,仅仅是假如,万里有个一,这个少翁真有什么机缘把仙人请到了呢,一次轻敌懈怠,换来的就可能是灭顶之灾。

少翁自己也知道这么大的阵仗来到泰山,自己所谓的师门上仙不出现是无法交代的,也不知道是他被逼急了自己想到的,还是有人给他出的馊主意,少翁自以为是地在一块帛上写上一些字,与饲料一起喂入牛肚子,然后假作不知,在封禅泰山的之后说这头牛肚子里有奇物。刘彻命人杀了牛,果然见有一块帛,上面写着一些看不懂的话。刘彻此时已经认定少翁是个西贝货,对这突然出现的神物自然要仔细看看,结果很快就发现,这不就是少翁你自己的笔迹吗,做戏都不做全套的吗?回到长安后,立刻命令张汤秘密审讯,面对大汉酷吏的手段,少翁哪里招架的住,很快就交代了。刘彻在下令处死少翁之前,特地命令廷尉张汤问了少翁一个问题,嘱咐必须等少翁如实回答之后,才能将他斩首,此事的细节只有几个近臣知道,而对外只说少翁去师门找上仙了。

“少翁如此回答的时候,有没有可能是威慑于刑具?其中细节不要有遗漏,细细禀报。”刘彻背着身,并没有看面无表情向自己禀报少翁最后遗言的张汤,但是听不出喜怒的声音却清清楚楚传入了张汤的耳中。

不管刘彻有没有看到,张汤都再次规规矩矩地躬身,然后才沉声回答:“回禀陛下,少翁说自知欺君罔上必是一死,因此已经没有必要说谎,当初李夫人的招魂仪式的确是成功了,人影真是李夫人的亡魂,此事绝非江湖把戏。回答完后,少翁自行走向刀斧手,以臣断案多年的经验判断,他的神态举止并没有因为畏惧刑具而作假的迹象。”

半晌之后,刘彻的声音才再次响起:“你退下吧。”

张汤叩首退下,他不知道的是,此时刘彻的眼眶已然湿润,泪光朦胧中,李夫人的摇曳身姿再次浮现……

而张汤走出建章宫之后,在碧门遇到了在此等待的丞相霍光,霍光什么话都没有说,这位大汉丞相规规矩矩地朝着张汤深施一礼,而这一次张汤没有回礼,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只此一次。”然后就头也不回地向自己的官署走去。

的确,这是张汤担任廷尉以来,唯一一次欺君,少翁这个所谓的仙人弟子,一进到大汉禁狱就被吓的直打哆嗦,当张汤亮出刑具手段的时候,已经站立不稳屎尿横流了,从前装模做样的仙人风范早已经飞到九霄云外,不等张汤问,就把这几年自己是如何欺骗皇帝的手段全部一股脑交代了,只求能换的一条生路,就在张汤准备好文书准备向刘彻上报的时候,丞相霍光带着刘彻的手谕亲自来了,而这个手谕就是交代张汤问少翁最后一个问题,其它上报内容一概作废,刘彻只要这一个问题的答案:当年给李夫人招魂时候看到的人影,到底是不是李夫人的亡魂。

这个问题少翁之前已经主动交代了,就是江湖骗术,所以再审也已经没有必要,就在张汤准备如实禀报的时候,霍光拉住了他,然后和张汤密谈了小一个时辰,等到张汤再次出现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复杂,纠结了半天才把之前的文书全部烧毁,处死了少翁之后,又重新写了一份,这也就是刚刚向刘彻禀报的内容。

当霍光让张汤作假欺君的时候,张汤已经在心中准备好举报丞相霍光的言辞了,秉公执法是他廷尉张汤这么多年引以为傲的骨气,容不得任何人亵渎,即便那个人是当朝丞相,而之所以让张汤同意霍光的提议,愿意和霍光同流合污的原因,是因为霍光的最后一句话:你真的忍心让陛下心中的李夫人再死一次吗?

而张汤和霍光哪里知道,刘彻之所以反常地背过身听张汤的禀报,就是担心从张汤眼中看到,哪怕一丝丝闪躲,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只要看到了,那一夜姗姗来迟的人就不是李夫人,这样的答案,他本能地恐惧面对……

就这样,各自有各自的算计,各自有各自的思量,各自有各自的坚持,最后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短最深情的悼亡句: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好嘛,本来是让你二选一的,你现在给出了第三个答案,瘦老头也不敢和韩非多争,就把矛头转向了自己的便宜孙子,搞不定韩非,还搞不定你了,瘦老头心中想着,就想给白列来点手段,非要让白列承认鲁酒最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