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准备就绪

然而,这些标语大多是千篇一律的通用版本,与煤矿实际生产情况结合不紧密,大多是些“安全为天”“警钟长鸣“等这样内容宽泛的标语,显得华而不实。

在职工宿舍区,也呈现出一片“整洁有序”的景象。平时杂乱晾晒的衣物被统一收起,宿舍内的物品摆放按照特定标准进行整理。

但这种整齐往往只是表面功夫,许多职工抱怨说:“为了应付检查,我们把东西都藏起来了,等检查完又得恢复原样,真是折腾人。”

而且,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宿舍楼道内也挂满各种文化展板,展示山南矿的发展历程、职工风采等。

但这些展板由于制作匆忙,绝大部分内容更新不及时,很多照片和事迹还是几年前的,无法反映现在的最新动态。

由于资料检查是这次检查的重要环节,因此安全资料是重点“加工”对象。

本来煤矿的安全记录册本应如实记录日常安全检查情况、隐患排查与整改信息等,但为了迎检,在吴前进的要求下,这些资料被大幅“美化”。

例如,在安全隐患排查记录中,将原本频繁出现的诸如通风系统不畅、设备老化等问题,改成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如警示标识不清晰等。

整改措施也被描述得详尽完美,但实际并未真正落实。

而且,为了显示安全培训工作的扎实开展,临时编造了大量虚假的培训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参与人员、培训内容等,甚至还伪造职工的签名,让培训记录显得充实、好看。

生产数据资料同样也进行了造假。产量报表被调整到一个看似合理且“漂亮”的数字,以显示当前生产的稳定与高效。然而,这个数字却与实际产量相差甚远。

小主,

比如,为了达到局里规定的产量指标,在某段时间实际产量未达标的情况下,通过虚报产量来粉饰数据。

同时,生产效率数据也被人为优化,将设备实际运行时间、故障停机时间等进行篡改,营造出设备高效运行的假象。

职工培训资料更是形式主义的“重灾区”。培训计划进行了重新制定,看似详尽周密,涵盖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但实际执行情况却大相径庭。

培训记录中的培训照片,大多是临时组织职工摆拍而成,职工们只是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按照要求坐在教室里,并没有真正接受培训。

而且,培训后的考核试卷答案也被提前准备好,确保职工都能取得优异成绩,以证明培训效果显着。

为了在上级检查中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在人员安排上,吴前进也是费尽心思,搞起了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