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史记的传播

朱高炽道:“父皇,儿臣感觉应该是人吧,说不定这是科技的力量。”

朱棣思索了一下,道:“算了,不纠结这个了,希望过天朕能收到那现代钢铁战舰,要是这样的话,朕立马就能让郑和打到西方去!到时候,朕就拿着他们的史书,全都怀疑是假的,让他们找证据去证明去,要是证明不了,朕一个个毙了他们!哼!”

“啊?”

...

朱棣的画面被放上了天。

宋金时期,成吉思汗看到这一幕,大笑道:‘这个什么永乐大帝好想法,等下次本汗西征,本汗倒是想要问问那些蛮子,答不上来的话,呵呵...’

...

【《史记》着成之后,司马迁并未将其公布,而是藏在了家里。

之所以他不选择公布,是因为书中对于汉朝的一些施政过失有批判,他知道如果是这书让汉武帝看到了,以汉武帝的性格,杀了他是小,毁了书,那就是一生的心血毁了。

所以,在两汉时代,《史记》被认为是谤书,有一些人就认为,因为司马迁被汉武帝处以了腐刑,所以才在写书的过程中刻意贬低,泄私愤。

就比如非常出名的用计谋除掉了董卓,却在接下来短视的一顿瞎搞,把汉献帝的局面彻底搞崩的王允就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司马迁是信春秋的,贬天子并没有违背《春秋》大义,写史书也不能总是歌功颂德吧。

后来,一直到了汉宣帝时期,当时汉宣帝亲政,铲除了霍家。

司马迁的外孙、丞相杨敞的儿子杨恽觉得此时政治清明,皇帝仁厚,于是便将《史记》献出。

只不过,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汉宣帝将《史记》封存在了宫廷之中,依旧无法真正公开。

民间,也只有杨恽偶尔流传出去一点点的内容。

这也算是司马迁的安排吧。

在司马迁还在世的时候,他给好友任安写信,就有说道要将这书藏在名山之中,传给他人,然后在大城市公开,也就是《报任安书》。

这件事,也被认为和司马迁的最终结局有关。

在史记完成后,司马迁的记录便几乎没有了。

关于他什么时候去世的,也没有准确的记录,有说是跟汉武帝同一年去世的,也有说早了几年的,甚至还有说活到了汉宣帝时期的,只不过这最后一种不被绝大多数人认可。

而他去世的原因,也是有多种猜测,有认为是自然病死的,也有认为是被汉武帝杀了的,原因就很可能是因为《报任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