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韩非子并不是否定上古的历史。

只是他以法家的思想,认为那些什么有道无道的,德啊行的,都是虚的,都不如秩序重要,只要大家都遵守秩序,那社会就不会乱。

而对于当时那种直接就把上古历史的史实给改变了的事情,他也是持否定态度的。

他认为,拿着现在的社会风气就去轻易断定上古的事实,这是不行的。

另外更早的一些法家超级大拿商鞅,也是认为尧舜禹是禅让的!

所以,研究历史,如果发现有不确定,冲突的地方,一定是要小心求证,不能直接武断的定论。

这里,我就不得不想要多说几句前面提到的“疑古派”的事情了。

这个学派的诞生,是在软弱国府时期,华夏民族的自信心严重缺失的时代。

一批知名学者,轻易听信了西方学者刻意引导的,坚信所谓二重证据法,也就是史书必须和实物证据互相验证,才可以确定为信史,否则就不可信。

所以,这疑古派的人,就开始对华夏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的很多历史进行各种怀疑。

如代表人物顾颉刚说:“夏商周完全不可信。”

还有被现在很多嘲讽那些崇洋媚外之人的精神祖师胡适:“东周以前一个字也不可信,宁可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

然而,他们苛刻的对待华夏自己的历史,张嘴二重证据,却从不去怀疑提出二重证据法,但自己的历史和实物简直离谱到无语的西方的历史。

看他们的很多言论,那简直和现在网络上的跪族和搞阴谋论的那些人很像。

历史,不是不可以怀疑,但是一个真正的历史学者,若是怀疑,肯定是在找到足够的证据之后,才会将研究成果公布,而不是有一丁点的怀疑,就到处大肆宣扬,甚至还能给你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来。

搞错了怎么办?

疑古派,显然是走得太极端了!说的都是什么话啊?

就像现在的一些历史阴谋论,整天在网上宣传,搞得现在很多人一张嘴就是于谦是大奸臣,张居正卖国,还有什么看看西湖边上岳飞墓每年都有很多人去祭奠,于谦墓就没什么人去,说明百姓都是心里明白的。

这都什么玩意啊?

问他们证据在哪里,证据就是同一部史书,同样的词语,同样的句子!几百年了,上千年了,无数历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都没看出毛病,就他们现在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