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烧杀劫掠才能提振士气

正因如此,自从踏上征程以来,崔乾佑所率领的这支军队主要依靠从沿途那些主动投靠他们的城池当中强行搜刮一些粮草来勉强维持生计。

可是现在,这座真定城竟然坚决拒绝投降,这无疑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粮草供应链条出现了严重的断裂情况。

不仅如此,崔乾佑派遣前往城中劝降的信使被斩首示众,对于崔乾佑麾下众多将士们的士气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安禄山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可谓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一心想要把麾下众将的心思都聚拢起来。

为此,他用尽各种手段和计谋,不遗余力地清除那些对自己心怀二意之人。

就在七天之前,他更是别出心裁地在范阳城头导演了一出好戏——宣称得到圣人旨意,命他统率大军前往长安铲除奸佞之臣。

然而,尽管他机关算尽,可若想让底下的将士们打心底里相信这并非举旗叛乱,那无疑是异想天开。

所以,一旦踏上这条反叛之路,将士们内心深处必然会承受巨大的压力与负罪感。

面对如此棘手的状况,崔乾佑深知当务之急便是想尽一切办法稳住部下的军心士气。

想到这里,他稍作沉吟后,果断唤来了自己最为信任的心腹爱将张日秋,并下达命令道:“如今军中粮草供应已显紧张,你即刻率领两千精兵强将,无论如何也要设法筹措一批粮草回来。”

张日秋闻听此言,不由得微微一怔,面露难色地回应道:“将军啊,眼下这真定城久攻不下,城中的粮仓自然也牢牢掌握在敌军手中。咱们又该去哪里寻得粮草呢?”

崔乾佑恶狠狠地瞪着张日秋,那眼神仿佛要喷出火来一般,同时口中大声呵斥道:“哼!这城外尚有一些村镇存在,里面居住着为数众多的百姓,其中必然有充足的粮草可供取用,你难道就如此愚钝,连这点都想不到吗?为何不从他们那里去设法弄到粮草呢?”

张日秋被崔乾佑这么一吼,心中不禁一颤,但很快便镇定下来,他紧紧皱起眉头,一脸为难地说道:“将军,这真定城外的百姓们可都是咱们节度使大人所管辖之下的子民呀!而咱们此次起兵,对外宣称的旗号乃是清君侧,旨在铲除奸佞、匡扶朝纲,如果就这样公然地去抢掠他们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口粮,恐怕会引起民愤,于咱们的名声和大业不利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崔乾佑听后更是怒不可遏,扯开嗓子破口大骂道:“蠢货!如今大军行进至此,若不能及时解决粮草问题,下面的人马饿着肚子怎么能打好仗呢?”

一通怒骂过后,崔乾佑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但脸上仍带着余怒未消的神色,他强忍着心头的火气,尽量用平和一些的语气向张日秋解释道:“你好好想想看,自从咱们发兵以来,一路上虽然还算顺利,但下面将士们的士气却是一天不如一天。”

“这种情况眼下或许尚不显着,但若任其发展下去,等咱们到达太原府时,只怕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无心恋战,届时咱们岂不是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了?所以说,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弄到足够的粮草,以稳定军心、鼓舞士气!”

“末将明白了!”张日秋抱拳回应道。他乃是土生土长的河北人士,性格豪爽直率,然而此刻其内心深处却隐隐有着一丝不忍。”

“毕竟,举兵造反本就是大逆不道之事,而眼下还要纵容手下将士们去烧杀抢掠,这实在有违他一直秉持的道义准则。”

“但他心里也很清楚,事到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再满口仁义道德,恐怕最终只能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想到此处,张日秋一咬牙,狠下心来说道:“将军所言极是,这些日子以来咱们未曾经历过血腥杀戮,如今即将面临攻城之战,如此打法必然会对士气造成不小的影响。确实需要让儿郎们放手去抢夺一番,方能提振士气啊!”

紧接着,张日秋又补充道:“末将计划安排各个部属轮流出城抢夺,每次行动持续半天时间。这样既能保证有足够的人手参与掠夺,又不会过度分散兵力,影响整体攻城部署。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崔乾佑微微颔首,表示认可,随即大手一挥,说道:“去吧!速去筹备此事。”

眼见张日秋已然完全领会自己的意图,崔乾佑心中略感宽慰。

要知道,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带兵打仗绝非易事。

此时的军队远远未能达到后世那种高度职业化、纪律严明且无条件服从命令的程度。

每名将领和士卒都有着各自的想法和盘算。

即便身为一军之主拥有极高的威望和卓越的才能,但若底下的部将及士兵与其意见不合,那么想要顺利调遣兵马也是困难重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