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吏部侍郎史鼎上前一步:“陛下,考试内容当以经义为主,着重考察学子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运用。
首场考经义七篇,要求考生依据《四书》《五经》中的内容,阐述自己的见解,文章格式需遵循八股文规范,以彰显学子的学识和逻辑思维。
第二场考论一篇、判五道、诏、诰、表内科一道,旨在考察学子的政治见解和处理政务的能力。
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让学子对当下的时政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以选拔出有真才实学、能为朝廷所用之人。”
杨起听后,颇为满意:“经义考察学子学识根基,时务策则能看出他们对当下局势的见解,如此安排甚好。
崔爱卿,你主管国子监多年,对学子选拔之事有何补充?”
国子监祭酒崔钰出列,恭敬地说:“陛下,为确保恩科公平公正,选拔出真正的贤才,在考官的选派上需格外慎重。
乡试考官由皇帝钦命,多从京官或进士出身的地方官中选派,且必须是德才兼备、清正廉洁之人。
会试考官则由礼部侍郎、内阁学士等担任,殿试考官便是陛下与诸位重臣。
同时,考试期间的考场管理也至关重要,需严格防止考生作弊、考官徇私等情况发生。”
杨起点头称是:“公平公正是恩科的重中之重。赵爱卿,你负责都察院事务,对考场监察一事有何良策?”
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瑜上前奏道:“陛下,臣以为可在考场内外增派御史巡查,对考生入场严格搜检,防止夹带作弊。
考试期间,严禁考官与考生私下接触,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对于徇私舞弊的考官,当以重罪论处,绝不姑息。”
杨起目光坚定:“不错,凡有敢破坏恩科公正者,定要严惩,以维护我朝选才制度的威严。林爱卿,你对恩科还有什么想法?”
翰林院侍讲刘元瑾出列,说道:“陛下,恩科不仅是选拔人才,也是朝廷向天下展示求贤若渴之心的契机。
臣建议在恩科结束后,对高中的学子给予优厚待遇,除授予官职外,还可赏赐金银、宅邸等,以激励更多学子投身科举,为朝廷效力!”
经过一番详细的讨论,昭宁帝杨起最终敲定了恩科的各项章程。
他目光炯炯地扫视着朝堂众臣,大声说道:“此次恩科,关乎我朝兴衰,诸位爱卿务必全力筹备。
朕要让天下有才之士皆汇聚于朝堂,为我朝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众臣纷纷行礼,齐声高呼:“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退朝后,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
礼部开始着手准备考试的各项事宜,包括确定考场、印刷试卷等;吏部则忙着选派考官、制定官员见习培养计划;
都察院紧锣密鼓地安排考场监察人员;翰林院也开始准备为新科进士提供入职前的培训资料。
消息传出后,天下学子们无不欢欣鼓舞。他们日夜苦读,为即将到来的恩科做着充分准备。
各地的学府、书院也热闹非凡,学子们相互切磋学问,憧憬着能在恩科中崭露头角,实现自己的抱负。
在江南,林如海得知恩科的消息后,也大力鼓励当地学子积极备考。他深知,此次恩科将为朝廷选拔出众多优秀人才,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而他自己,也将在总督江南的任上,为恩科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