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战略分析

“既然知晓敌人意图,自然就好办了。”方选笑道。

说着就拉过地图,开始详细讲解。

从地图上你看出来,江夏出城到琢郡边界,大概是一百里,又四十里到沂水,另四十里到南境卫所,接着一百里到琢州,又一百里到景城,再百余里到渭郡,之后又是大约百多里到琅西。

前后总共约六百里,不过这条路线比较曲折,如果走最近路线,江夏到景城只有三百余里,再到琅西也就一百多里。

按照方选的判断,己方驻守在景城,夏军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如果他是夏军主帅,一定会将决战地点定在渭郡附近,从景城到琅西之间的这片平原上。

这里有利于大兵团展开,也离回撤的东路军足够近,可以很快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而且此处离江夏并不远,急行军三天就能打个来回,考虑作战的时间,五天也足够用了。

而士兵能够随身携带粮食的极限,同样是支持五天左右,所以夏军压根不需要考虑后续补给,也就不必沿途攻打每一座城池,只要留下少数兵马防守即可。

总体一句话,就是快攻,先集中优势兵力打方选部。

“言之有理。”吴彦祖点头道,“那该当如何应对?”

“所谓用兵之法,首要便是掌握主动,打乱敌人的节奏。”方选说道,“判断出对方意图,然后给他相反的结果。”

现在时间站在方选这边,多耗一天,夏军后方的压力就会越大。

夏军越想尽快结束战斗,就越要拖下去。

所以得派人通知左丘,让他别急动手,先放夏军过境,等对方主力通过以后,视情况派兵尾随,能打就打,打不过就骚扰,他要是停下来应战,那就立即收兵坚守。

“属下这就派人前去。”张龙立即应道。

夏军出门已经大半天了,十有八九已经到达南境山口,所以必须尽快通知,避免左丘贪功冒进。

于是吴彦祖当即修书,张龙又召来得力干将,亲自快马送出。

而之所以让左丘出兵骚扰,就是为了拖慢夏军的步伐,如果夏军不堪其扰,扭头去攻打左丘部,那就有好戏看了。

因为卫所早就配了好几门大炮,即便夏军全力进攻,一时半会也打不进去,到时候方选再派兵支援,直接就可以把夏军耗死在山下。

不过以夏军主帅的水平,应该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按照正常逻辑,他会留下部分兵马驻守在附近,之后率主力赶往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