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峰在心里疯狂吐槽,李善长却捋着胡须笑了笑。
宁阳县的那些工匠们已经搞出了能够带动小木轮的蒸汽机,你杨癫疯以为老夫不知道?
别傻了,老夫好歹是堂堂的内阁首辅,像蒸汽机这么重要的东西,就算刘伯温那个老匹夫不知道,老夫也会知道的一清二楚。
话说,老刘这次也算因祸得福了。
虽然莫名其妙的被罚俸三个月,但是好歹从诚意伯混到了诚意侯,爵位升了一级不说,顺便还拿到了一份御史台改制的草稿,算是捡了个大便宜。
一想到刘伯温拿到那份御史台改制草稿,李善长的心里又隐隐约约的感觉不舒服。
凭什么他刘伯温就能拿现成的,老夫却只能参考登州府和宁阳县的架构慢慢摸索?
是因为他刘伯温无能?
还是因为老夫好欺负?
翁婿俩没一个好东西!
李善长也进入了疯狂的腹诽模式。
朱皇帝嗯了一声,把好不容易勾完名字的奏本推到一边,顺手又拿起一份奏本,边看边说:“蒸汽机确实是个好东西,而且装他提出来的蒸汽机车更是好东西中的好东西,不仅能给国库省下大把的钱粮,还能加快南北之间的财货交通。”
李善长微微一怔,不自觉的问道:“蒸汽机车?是把蒸汽机用到车上?节省钱粮?”
朱皇帝再次嗯了一声,伸手指了指杨少峰:“让这个混账东西跟你们详细说说。”
杨少峰咳了一声。
都闪开,本官要开始人前显圣了!
让人拿来几双筷子和几个茶杯,大致摆出轨道和火车的模样,大概的跟李善长和刘伯温描述了火车和轨道之后,杨少峰便笑眯眯的说道:“众所周知,南北之间的财货交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
“以京城到辽阳行省为例,一路上人吃马嚼,且时不时要住宿休息,一个运载十车货物的车队,最起码也要三五个月的时间。”
“一路上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很可能会超过货物本身的价值。”
“商贾们想要赚钱,要么提高货物的价格,要么就专门做一些特别赚钱的买卖。”
“但是有了这种蒸汽机车,情况就会大大的不同。”
“这东西不需要吃粮食,只要烧煤喝水就行,而且能拉动的货物也比马车要多许多。”
“十马车的货物,原本最少也得十匹马、十个车夫、再加上一些护卫才能完成运送,但是搁到蒸汽机车上面,可能也就是一两节车厢的事儿。”
“一个负责开车的,两个轮换着烧煤添水的,两个负责押解的,五个人就能完成运送。”
“最最关键的是,这东西因为不需要考虑路上休息的问题,所以哪怕每个时辰只能跑一百里地,每天能跑的路程也要远远超过马车。”
杨少峰得意洋洋的说着蒸汽机车的优势,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边听边点头,眼里更是差点儿冒出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