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战局危如累卵,只有钧座才能力挽狂澜!(求订阅)

“可是钧座,眼下时局于我不利,战局危如累卵,随时都有全面崩溃的可能,只有钧座您才有能力力挽狂澜!”

黄百韬心忧成焚。

他是眼睁睁的看着战局一点点的变差。

但是他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常瑞元虽然喜欢他,但不会采纳他的建议。

要知道,楚云飞被枪击的那段时间。

小鬼子可是趁此机会做了不少的事情。

汪伪政府成立的时间和楚云飞记忆之中的时间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由这个第一大汉奸,担任伪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长。

陈公博、王克敏、周佛海等人分别担任重要职务。

这群近代史之中出名的大汉奸,凑在一起上演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丑陋的一幕。

尤其是汪伪政府同日本洽谈的《基本关系条约》的签订。

其屈辱程度,远远超过了1914年袁世凯与日本人签订的“二十一条”。

随后而来的是张自忠将军的牺牲,二战区反攻作战的僵持,伤亡的增加,弹药的消耗导致攻势作战难以为继。

这使得整个国民政府抗战局势。

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张自忠将军牺牲之后,在三十八师和一百七十九师官兵的努力之下。

成功将其的遗体抢回,军民将张自忠将军遗体重新洗净,换上了干净整洁的内衣和军装。

军装上面挂着的是追授的二级上将领章和短剑。

遗体也被装入颇为贵重的楠木棺材之中。

灵柩运抵宜昌之后,由民生公司的专轮护送前往山城。

一路途径巴东、巫山等地,沿途数百里、供桌绵延无算(一说数里,一说零星绵延不断),百姓在长江边长跪不起。

常瑞元臂挽黑纱立于江边迎灵。

也正是这个时候。

轰炸山城的日军战机飞临了山城上空。

防空警报长鸣、但山城全程无人躲避。

送别了张自忠将军英灵之后。

迎接全国军民的是枣、宜会战的失利。

所有人只能够含泪吞下苦果。

枣、宜会战,五战区倾尽全力不是日本人的对手,对于全国军民抗战信心的打击远远比不上后续的山城大轰炸,以及山城流传出了常瑞元与日本方面展开谈判,并且对日投降的说法。

只不过,楚云飞清楚的记得,在他的记忆之中,没有任何的史据表明常瑞元想对日投降。

即便是上个世纪4V的绿党极力抹黑、造谣蓝党之际,也没有找到相关的证据。

如果常瑞元会迫于军事失利而屈服的,那么保定会战的失利、淞沪会战、太原会战的结束之后,就已经屈服了,何必等到40年下半年呢?

而之所以会传出相关的谣言。

一直到楚云飞记忆里面的新世纪,给出的说法也只是基于常瑞元和日军共同的反共立场,仅此而已。

说回40年的战场。

国内局势糜烂,连连失利让军民们几乎丧失了斗志。

很快,让国内军民们更加绝望的消息很快再度传来。

欧洲战场上的德国人所向披靡,他们很快打败了英法联军,并且几乎统一了整个欧洲。

尽管美国政府采取了包括对日禁运等制裁措施、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依旧不想要卷入这场战争之中,不管是德国还是日本,美国人都不想要参战。

再加上英国短暂的关闭了滇缅通道,坚决捍卫本土。

不愿意插手亚洲事务,与日本签订“中立条约”,解除了日本扩大在华战争的后顾之忧。

没人能够预料到战争还要持续多久、到底还能不能取得胜利。

连锁反应自此时起,国军部队开始出现了成建制投降。

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

驻防文安、新镇的柴恩波所部投降了日军。

HEB省保安司令张荫梧向统帅部的解释是静待时机,以便反正。

理由颇为充分,认为柴恩波所部现如今是在“曲线救国”、趁此机会与日寇接洽,为保存实力,亦是“与八路不两立”。

正是因为常瑞元的不作为(历史上的这个时间点,国民政府与日本近卫内阁和谈之际,百团大战发起,这次大规模的出击作战,加上其所发生的历史节点至关重要,所以成为了驰名中外的著名战役)。

出于对八路军的忌惮,常瑞元没有第一时间处理柴恩波,以及张荫梧。

所造成恶果便是曲线救国论在一些敌后的国民党军政要员之中流行开来。

甚至一些在华北地区独立作战的国军部队,已经基于当前现状选择投降了日军,乃至联合日伪军攻击八路军敌后抗战根据地以及新四军。

黄百韬来楚云飞这里,也是带着“任务”来的。

刚刚取得上高会战胜利不久的战略攻击军、王牌精锐第七十四军在刚刚结束的第二次长沙会战之中损失颇重。

被寄予厚望的薛岳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之中丢了长沙、株洲。

他们十分迫切的需要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胜利来提振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见楚云飞依旧保持沉默。

黄百韬接着又道:“去年庞炳旭被任命为HEB省主席之后,双方的摩擦可是加剧了不少,虽然按照您的意思和庞部打了招呼,可统帅部也是下了军令的。”

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化整为零、游击战争。

让中央军嫡系正规军去这么做都不一定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