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9. Zarl:秦键肖邦涅高兹

“中午好,教授。”

这次秦键先开了口,“您今天约我来的目的是?”说着他拿起勺子。

“我想与你讨论一下关于肖邦的——zal。”叶戈尔也拿起勺子,在餐盘里和了起来。

zarl。

看着对饭餐盘里的饭与浓稠的汤渐渐被搅和到一起,秦键思考了起来。

“你可以试一试这种吃法。”叶戈尔提醒道。

秦键失笑,他很想告诉对方他从小就习惯并掌握了这种吃法,直到爱上麻婆豆腐盖饭之后。

片刻。

“第一个将zarl与肖邦音乐联系起来的并不是涅高兹。”

叶戈尔点头,“我知道。”

接着秦键又说道,“也不是黑塞。”

这一次,叶戈尔没有点头,他笑了笑。

这大概就是他喜欢与秦键聊音乐的地方,对方总是会给出一些有趣的说法,虽然他根本不能接受这个说法,不过他还是很有礼貌的顿了顿,“说说看。”

秦键恩了一声,换了一副开始讲故事的口吻,“1859年10月17日。”

叶戈尔接道:“肖邦逝世十周年纪念日。”

“是的。”

秦键点头,接着学着叶戈尔用勺子的姿势在自己的盘子里搅动了起来。

“那天在华沙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纪念仪式。”

饭桌上,略带沙哑的声音开始以一种讲故事的深沉口吻娓娓道说起来。

“很多欧洲的音乐家都受邀前来,其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当时在欧洲乐坛如日中天的李斯特。”

“作为肖邦的挚友、李斯特无疑是当天出席活动的最大明星。”

“他在这场音乐会上演奏了很多肖邦的曲目。”

“最后他演奏了肖邦第一号协奏曲,那晚到场的观众几乎都是喜爱肖邦的乐迷和当地的音乐学者。

“音乐会结束后不久,一名叫做德尔的年轻音乐学者为这场音乐会写了一篇乐评。“

“这位来自华沙周边一个叫做olsztyn小镇的学者,在评论中对李斯特最后演奏的肖邦第一号协奏曲里最先用到了zarl。“

“zarl这一波兰语并不好翻译,大体是表示一种特别的情绪——类似充满哀伤与思念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