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2分22秒?不懂球的钢琴手有疑惑

或许蔡松更适合来听这场音乐会。

直到迟恒的出场才改善了这一局面,迟恒的作品是一首钢琴与小提琴的二重奏。

他在现代配器中融入了一些国乐的色彩,一曲听下来还是能让人感受到他的自我表达在其中,至少秦键觉得。

接着迟恒之后的作品也不错,大概是前面一群实在难以入耳的音乐为后面的作品做了铺垫,后来的作品中但凡带有调性旋律的作品听起来都还不错。

除了中间出了一个本场最狗作品,这作品绝对不能称之为音乐作品。

秦键只能将其定义为——行为艺术。

似乎这个作曲家是在像约翰凯奇的《4分33秒》致敬。

作曲家约翰凯奇1952年创作了一首神作,整部作品没有一点声音,一部没有音的作品,从钢琴家坐到钢琴前算起,4分33秒后,钢琴家起身离开,期间绝不碰一下琴键。

前有4分33秒,后有2分22秒。

是的,秦键就见证了这么一幕作品的诞生,作曲家举着小提琴,连特么的琴弓都懒得拿,一动不动的站直到2分22秒后。

他鞠躬了。

居然掌声还很热烈。

有一说一,秦键对于这样的实验主义音乐只想掏出他40米的大砍刀。

很快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过去,节目单上的作品也进行到了最后一首。

“哈伯德金,作品标题‘雪山’。”

秦键看着熟悉的名字,心中充满了最后一点指望。

哈伯德金作为一名来自米国的年轻作曲家,他的作品已经走到了格莱美的舞台,走进了维秘小姐姐们的秀场。

随着一个带着黑色镜框的金发青年出场,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有不少人都高呼着金的名字,秦键望去,本就没剩多少人的大厅里——好嘛,一大片,注意,是一大片,一大片女人高举着fans牌。

敢情这都是来追星的,妈的难怪刚才《2分22秒》的掌声那么热烈。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23 目录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