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他的右手五指灵活的由上而下划过,一列带着丝丝哀愁的小调旋律缓缓流出。
秦键眼前过着脑海中的谱子,随着指下的音乐微微的晃着头,渐渐的,目光变的有些迷离。
整个二楼大厅,也变成了巴赫和莫扎特的隔空对话。
一时间,彼此交融着。
在基本解决了巴赫四部联奏的问题后,从今天开始,秦键就可以安心的把练习重心放到莫扎特的协奏曲上了。
c小调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k491,这是几天下来秦键通过深思熟虑最后决定的曲目。
在对阿玛多伊斯的遗愿的前两章的反复阅读中,秦键每一次都能得到一些不同的收获。
感受着莫扎特的生平同时,秦键也不知不觉的从他的众多作品中感受到了一些鲜活的东西。
对于音乐来说,这种鲜活的东西甚至比乐谱上的动机更能激发音乐的本色。
莫扎特的第二十四首钢琴协奏曲,在他看来更像是一首具有“贝多芬性格”的作品。
旋律中激荡的悲情和激昂依然不失莫扎特一贯的高贵感。
秦键知道莫扎特音乐中的高贵感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悲情却是现实生活造就的。
在这一点上,贝多芬和莫扎特的是有相同之处的。
“叮锵。”
钢琴一声短鸣结束,秦键停下了手,轻叹一口。
“所以怎样表现悲情中的不安呢?”
第一乐章中,分散的和弦,阴郁的减七度跳跃音程明显的替代了他以往的写作习惯,音乐发展中不再充满阳光灿烂的情调。
线里行间的一组组音符无疑都充斥着焦虑。
未来的无法想象的黑暗,秦键再度联想到这行字。
“是维也纳太大了吗?”
片刻。
秦键再次抬手。
想象着莫扎特不安的情绪,他落指触键的过程斯湖不自觉的都变的谨小甚微。
还是开头的一串半音阶动机,这一次秦键用指肚按下每一个音,轻柔的动作软化了每一个音。
耳边的旋律仿佛给了秦键一种心理暗示,继续下去。
调动着专注引导,他专注的看着自己跳动的手指,渐渐的,没有乐队伴奏的协奏曲旋律,像是一只独自徘徊在迷雾森林中的小鹿,对面着前方未知的一切,一步一步试探着。
不知不觉,音乐似乎慢慢地展开了。
段冉结束了自己上午的练习,收起了自己的谱子。
听着耳边还依然在奏响的乐章,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便悄悄的离开了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