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市时,他大刀阔斧整顿过房地产市场,但京城的水显然更深。
他想起在私人俱乐部听到的传闻,孙家老爷子曾是某部委的一把手,门生故吏遍布半个官场。
“看来第一步得从摸清利益链条入手。”他手指敲着文件,“不能打草惊蛇。”
刘晓雅突然想起什么,从手机里翻出一段视频。
画面中,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在寒风中排队,周围挂着“名校入学资格拍卖”的横幅。
“这是我托朋友拍到的。”她语气沉重,“现在有些家长为了孩子上学,倾家荡产买‘学区房’,结果住的却是年久失修的危房。”
刘老猛地一拍桌子,茶碗里的水溅了出来:“胡闹!教育是立国之本,岂能沦为某些人敛财的工具!”
他急促地咳嗽几声,周洛汐赶紧跑过去给他顺气。
老人缓过气后,眼神愈发坚定:“这件事我来牵头,下周的老干部茶话会,我倒要听听,那些老家伙怎么解释!”
当天深夜,周志高在书房查阅资料。
台灯下,摊着厚厚的京城行政区划图,他用红笔在西城区画了个圈,又在旁边标注“孙家”二字。
这时,刘晓雅端着热牛奶走进来:“还不睡?囡囡刚才说梦话,都在念叨要给太爷爷堆雪人。”
周志高接过牛奶,却没喝,目光依然盯着地图:“晓雅,你说我们要不要先从基层入手?比如社区工作者,他们最清楚老百姓的需求,也最容易发现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想起在阳市时,正是靠着网格员提供的线索,才一举端掉了道路工程的腐败窝点。
刘晓雅眼睛一亮:“好主意!我们可以在京城推行‘民生观察员’制度,就像阳市的‘全民监督’。不过……”她神色变得凝重,“得给这些观察员做好保护措施。在京城,得罪人比在地方更危险。”
两人正说着,亲聊突然弹出一条消息。
是李固发来的:“周书记,俞九襄市长在阳市启动了‘教育公平’试点,打算取消学区房限制,采用多校划片。”
周志高看完,心中涌起一股欣慰:“李固这小子,学会主动出击了。”
他立刻回复:“密切关注动向,有阻力随时汇报。”
转眼到了除夕,四合院张灯结彩。
周洛汐穿着新做的红棉袄,跟着林昊在院子里放烟花。
烟花腾空的瞬间,照亮了她兴奋的小脸,也照亮了墙上她亲手贴的春联。
刘老坐在正屋,看着忙碌的家人,眼眶微微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