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参与这次接待的,除了江北区,还有几名江南区的工作人员协同配合。
跟省城不一样,当时去省城的时候,江南区是作为灭火队员临时顶上。
而这次江北区的顺利入围,双方身份反转。
江南区的工作人员出现在这里,也是协同江北区来保障这一次洽谈的顺利。
而亲自带队的正是周主任。
毕竟江北区的工作人员工作经验少,也很少接触外商,而且也很少会有外商考虑到江北去进行投资。
所以对于相关方面,东海的老板担心江北区应付不来,这才让周主任协同配合。
周主任虽然是来配合的,但显然也是希望能够借机分一杯羹。
毕竟这次的项目,江北区也不可能完全吃下来。
不过江北区吃不动,剩下的就可以由江南区进行补上。
虽然有些不仗义,但是双方各为其主,周主任也只能如此立场。
所以眼见孟桐的介绍偏离了预定的轨道,他并没有出面阻拦,更没有出面提醒。
周老板这边看起来镇定从容,实际上也有些担心。
共同的这份方案,他是亲自过了眼的。
当时也提出过疑惑,只不过孟桐那边自有解释。
相比于向东流之前在其他城市进行考察的时候,那些城市的工作人员,都在卖力的介绍招商引资的政策,介绍能够给予什么优待。
至于员工的相关情况,半点不提。
而在孟桐看来,向东流这种国际性的企业。
更在意的反而是当地政府,对员工福利的保证。
试想一下,连自家的员工都不能做到妥帖照顾,又怎么能服务好企业?
所以,孟桐做的这份策划,没有过多提及招商的政策。
毕竟招商政策,家家都有。
而且比起硬实力,江北区也不如其他城市,这些也是江北区的短板。
而国内的其他城市,能开出来的政策,肯定也要比江北区优秀很多。
与其介绍政策,还不如更多地展示诚意。
真要是着重介绍政策,反而是以卵击石,倒不如表现出合作的诚意!
周老板最开始也有些担心,最后还是出于对王东的信任,我才不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