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3章 另辟蹊径的销售模式

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直接导致了湖桥地区的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局限性。由于缺乏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水资源,农民们往往只能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勉强维持着微薄的收成。

即使他们辛勤劳作,也很难实现高产稳产,更无法发展出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产业。与此同时,工业方面在这里几乎是一片空白。

既没有大型工厂企业入驻,也缺少本土创业者的开拓尝试。仅有的一些小型作坊式加工业务,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

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工业又毫无起色,湖桥地区的老百姓们不得不另寻生计。于是,外出打工便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年轻力壮的人们纷纷背起行囊,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谋求工作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失,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儿童,整个地区显得愈发萧条和冷清。

原本充满活力的乡村逐渐失去了生机,只剩下寂静的丘陵和荒芜的农田默默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从八十年代起,整个湖桥地区的扶贫工作,已经成为了历届政府的老大难问题了。

因为发展湖桥的任务艰巨,很多干部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畏难的情绪。对当地的发展也不上心,唯一期盼就是能尽快的调离该地。

在这种懒政惰政的情绪支配下,很多领导干部的目光也就变得非常的短浅。这也造成了当地,开山炸石这种的资源掠夺性产业的盛行。

原本连绵的青山,就像是被蝗虫过境般,被糟蹋的到处是坑坑洼洼。空气中,也常年被厚厚的雾霾所笼罩。环境遭受这样的摧残,可换来的也不过是寥寥的,几个石头老板的先富起来。

虽然采石行业早几年被政府紧急叫停,可原来的清水绿水却再也回不去了。这种环境之下,更加大了青壮劳力搬离此地的决心。

最终这里,只留下了些不愿意搬离故土的老人们。他们与其说是在坚持,还不如说是在得过且过中默默的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