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耕,春播时节。

南方的水稻种植如火如荼进行着。

经过两年的推广,水排、耕牛、曲辕犁、脚踏式打谷机等先农具得以大量普及。

劳动效率成倍增长,稻谷亩产量大有提升。

在北方。

因冬小麦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春播时节,种植的是大多是粟,高粱,棉花等作物。

宇文衍极其重视农业生产。

自打亲政后,便设立农学馆,给大周农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齐民要术》这部农学巨着被充分利用起来,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

如今,大部分百姓都摆脱了饥饿。

朝廷营建的几处大型粮仓,储备粮食日渐丰盈起来。

三月。

登州,泉州,广州传来好消息。

三处造船场首次下水两艘小型宝船,以及船队其它配套海船。

意味着大型海船的建造船场增加至四地。

同时,扬州船场的造船工艺得以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扬州船场规模扩大,今年下水四艘小型宝船。

如此一来。

大周一下子增加了十支大型船队。

加上之前的九支。

能够进行远洋航行的船队达到十九支之多。

眼下,除了华夏商行旗下两支船队,以及九洲商行和交趾的两支船队。

另外五支全都在执行此次前往南洋的出使任务。

新增的十支船队,将在西南季风来临后进行北上试航。

前面九支船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过洋牵星术,经纬测量,海象气候观测,航行经验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

海图也比几年前更加的详细,精准。

加上成熟的航线,使得安全性大大提升。

如今的试航已经不像一开始那般危险重重。

大周的远洋航行技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准。

此次试航。

船队一样会给张须陀所在的汉至平原带去一些移民。

这是皇帝定下的规矩。

逐步提升中原人士在阿伊努人中的占比。

这些移民有自愿前往的百姓、商贾,也有罪犯,流民。

另外。

登州下水的两支船队到达釜山港后,将沿着北部海岸线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