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石炭也就是煤炭,已经应用到多种场合,只是尚未普及开来。
冶铸司的高炉炼铁,用的就是加工后的焦炭作为燃料,大大提升了窑炉的温度。
“石炭还可以这般使用,陛下当真是天马行空。”
“这蜂窝煤形如其名,看着就很靠谱……”
宇文贞见了皇帝手稿上的写实图画,不由地赞叹了一声。
“陛下,这个若是可行,又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不过,生铁金贵,用于制作煤炉灶会不会太浪费……”
有了高炉炼铁后,大周生铁产量直线上升。
可是用在兵器以外,尉迟迥这种从艰苦岁月中过来的老将军还是肉痛不已。
产铁量虽然较之以前大大增加,但铁器依然珍贵。
就像冬天的取暖神器“铁炉子”,这种壁炉也只有富贵人家才享受得起。
普通百姓家庭就算买得起,也属于奢侈品。
“蜀国公,陛下岂会不知道,你再看看另一个。”
听到尉迟迥的话,王轨笑呵呵地递上一张图纸。
宇文衍当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除了铁皮制作的,他还设计了一款用水泥和青砖制造的煤炉灶。
左边是烧蜂窝煤的炉芯,右侧还有一个水池。
一根开口回形铁管绕着炉芯连通水池,随时能给池里的水加热。
这种煤灶在后世八九十年代被广泛使用,深受老百姓的钟爱。
有关煤烟毒,宇文衍也阐述得清清楚楚。
经过一个洗煤过程,加上使用时注意通风,就能避免中毒现象。
不一会功夫。
众臣传阅完毕,眼中全是喜色。
至于皇帝为什么能想出这种烧煤方式,大家也是懒得去伤神了。
“这敢情好啊。”
“有了这种煤灶,哪怕京城一半人家使用,也能减少大量的树木砍伐。”
“还得是陛下啊……”
诸位大佬是彻底服了皇帝,总是能做些让人出乎意料事情来。
“既然诸卿认为可行,制造煤灶则交由工部作坊。”
“商业司设立一个蜂窝煤工坊,负责制作、售卖!”
宇文衍把此事交由商业司,一应收入归于国库,大家也无话可说。
如今,第一条矿轨已铺设成功,冶铸司研制的“铁轨矿车”开始发挥实际作用。
采矿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后续将会在铁矿、铜矿、煤矿等矿山推广使用。
因而,宇文衍也不用担心煤灶推广后煤炭的供应问题。
“既然如此,那条律制定以及蜂窝煤之事就交给诸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