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江南陆家 小子狂妄

只见他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其实啊,这种做法不过就是类似于现代高速路收费罢了。

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担心有人会半途而废或者临阵脱逃嘛。所以才给大家设定好特定的牌照,并且要求必须得先缴费才能进入河道。”

说到这里,房俊稍稍顿了一顿,接着又补充道:“至于这个主意的出处嘛,乃是我偶然间从一本古书中看到的。”

“古书?”李渊一听,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表示自己对此一无所知。“究竟是什么古书?”他追问道,眼神中透露出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房俊见状,嘿嘿一笑,然后挠了挠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哎呀,时间太久啦,具体书名我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咯!隐约记得好像叫做《资本论》吧……”

听到“资本论”三个字,李渊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心中暗想:此等奇书,自己居然闻所未闻,实在是惭愧啊!于是他迫不及待地继续追问:“那本书现在何处?快拿出来让朕也好好研读一番!”

然而,令李渊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房俊接下来的话却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直接把他给震住了。

只听房俊一脸尴尬地说道:“那个……陛下,实不相瞒,那本书我之前不小心拿来当厕纸用掉了……”

李渊闻言,整个人瞬间呆住了,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表情,就这样直勾勾地盯着房俊看了许久。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忍不住长叹一声,摇头叹息道:“暴殄天物啊!如此珍贵的书籍,竟被你这般糟蹋……真是可惜,太可惜了!”

“混小子,你竟然敢如此胡作非为!”房俊听到这声怒吼后,嘿嘿一笑,脸上露出一丝狡黠之色。然而,当他看到李渊怒气冲冲地抄起那根专门用来教训李二的鞭子时,心中顿时一惊。

“我的妈呀,不好!”房俊暗叫一声不妙,随即毫不犹豫地转身拔腿就跑。开什么玩笑,如果此时不赶紧逃跑,恐怕就要被李渊手中的鞭子抽得皮开肉绽、惨不忍睹了。

只见房俊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一般,脚下生风,一溜烟儿便跑得没了踪影。李渊见状,气得吹胡子瞪眼,挥舞着鞭子在后面紧追不舍。可是毕竟年事已高,追了一会儿之后,李渊便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脚步。

他一边喘着粗气,一边骂骂咧咧地往回走。回到船舱后,李渊用力一甩,将舱门重重地关上。这时,他身旁站着一位老态龙钟的太监,走起路来颤颤巍巍,似乎随时都会摔倒在地。

不过,李渊对这位老太监丝毫没有嫌弃之意,反而亲切地向他招了招手,说道:“老家伙,你来瞧瞧这个!”说着,李渊将一份东西递给了老太监。

老太监也不客气,伸手自然而然地接了过来。原来,这正是房俊所撰写的方案策划书。老太监慢慢地翻开书页,逐字逐句仔细阅读起来。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老太监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起来。他越看越是心惊,眼中不时闪过惊讶和赞赏的光芒。

终于,老太监缓缓合上了策划书,抬起头看向李渊,满脸凝重地说道:“陛下,此人当真不简单呐!”

李渊听后,微微仰起头,目光与老太监对视在一起,问道:“哦?连你也这么认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然是如此,依微臣之见,这位小家伙或许并非表面上所展现出的那般放荡不羁、纨绔不堪。仅从这份东西便能看出端倪来,寻常之人断然是无法炮制得出这般精妙之物的。”

李渊闻得此言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所言甚是,朕方才特意略加试探了一下,如今已然能够笃定,此乃这家伙使出的手段无疑。”

老太监小心翼翼地将那份方案轻放于案几之上,缓声道:“陛下明鉴,此份方案布局精巧,步骤紧密相连,彼此呼应,如若真能按部就班地予以施行,定然不会出现任何差池。”

李渊顺手一把将桌上的方案抄起,目光紧盯着上面的字迹,不禁慨叹出声:“瞧瞧,便是这一字啊!”

然而很明显,房俊并未用心书写,否则以其造诣,若写成行楷字体,必然是极为漂亮的。可眼下,房俊却径直写成了行草。

“不过嘛,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内能够书就而成,也算是难能可贵了,你莫要在此吹毛求疵啦,难道是想显摆自己吗?”

老太监原本还在滔滔不绝地念叨着,但话说到一半时突然怔住了,心中暗自狐疑起来。

他开始揣测李渊这番话是否别有深意,莫非是故意装腔作势,以此来引他心生艳羡之情?毕竟身为太监,他自身并无此种卖弄炫耀的资本,只因他天生便失去了生育能力。

李渊嘿嘿一笑,脸上露出一丝狡黠之色:“看出来了,这么明显的吗?”站在一旁的老太监闻言,不禁轻哼一声,满脸不屑地瞥了一眼李渊,随后转身便准备离开李渊的身边。

说来也怪,面对老太监如此不敬的举动,李渊不仅没有丝毫动怒之意,反而像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一般,哈哈大笑起来。

只见他一边笑着,一边冲着老太监喊道:“别哼啦!来,朕赏你几根九曲通幽大萝卜尝尝鲜!”

李渊话音刚落,原本还一脸怒气冲冲的老太监瞬间两眼放光,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要知道,对于已经到了这般岁数的老太监来说,他所追求的东西实在有限。

无外乎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健康长寿,再或者能在武道一途更进一层楼。而在如今的大唐,武道昌盛可绝非一句空谈之语。

唐人崇尚勇武之风,即便是那些平日里舞文弄墨的文人雅士,出门时腰间也都会佩戴着一柄长剑。

例如那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除了文采斐然之外,更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剑术高手,其造诣或许已然堪称一代宗师。

就在这时,老太监突然想起了一件重要之事,连忙开口问道:“陛下,关于那个房俊,您究竟打算如何处置呢?”

李渊听后,不由得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依朕看来,此子恐怕正是那种人啊……只可惜为何他偏偏不是我李家人呢?”

言语之中,流露出几分惋惜之情。老太监听闻此言,心中亦是一紧,因为他深知那种人的出现往往会带来一场场血腥风雨,搅得天下不得安宁。

“你准备......”一脸期待地看着李渊,希望能从他口中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然而,李渊却并没有如他所愿那般直截了当地回应,反倒是耍起了一个花腔:“到时候再说吧?”

很明显,面对眼前这个棘手的问题,李渊自己心中其实也没个准数,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去处理才最为妥当。

毕竟此时此刻的房俊,压根儿就没有半点要造反的意思。况且如今的大唐可不是当年的汉朝,其根基深厚、政权稳固,哪怕房俊真有心想要闹出点动静来,恐怕也绝非易事。

正因如此,李渊才会感到这般左右为难,不知该作何决断。倘若大唐陷入混乱之局,又或者房俊萌生出造反的念头,那么他定然会毫不迟疑地下令将房俊彻底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