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这冷哼和不满倒不是冲着张居正去的。

高翰文语气清冷,透着一股子杀意的念道:“我等食君之禄,受天下百姓供养,又岂能因两地清流士绅豪右顽固,便行事缩手缩脚?便是容他遍地豪强,又能比得过我大明开国之时?”

张居正眉头一挑,心中惊忧:“你要作甚?”

高翰文却是冷笑一声,朝着张居正拱了拱手。

“叔大兄,左右不过是太祖昔年一首诗的事情。”

张居正眉心大跳,他已经有些不太妙的预感。

而高翰文也已经朗声出口:“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朗诵完太祖皇帝当年做的这首诗后。

高翰文双手向前一伸,按在了张居正面前的桌案上。

他目光幽幽:“叔大兄,既然如今严少保已经来信,朝中那层顾虑自当不必再做多思。眼下南直隶、江南两地的事情方才是要紧的。太祖当年直面江南百万敌兵,尚不曾畏惧半分。你我如今上有依仗,中有大义,下有兵马,理当下下重力气了!”

说完,他倒是低头看向摆在张居正面前的那道拆开的书信。

他知晓是严绍庭从京中遣人送来的。

但却还没看过信上的内容。

而张居正看着这个高阎王,一时只能轻叹一声,而后伸手按在书信上,扭转过来。

“如你所愿。”

“这一次便好生出些力气吧。”

“本官会开具公文,发往水师及税兵衙门,以备不测。余下之事……”

在这片刻的功夫,高翰文已经是一目十行将信中内容看完,当即满脸欣喜,拍着桌子道:“余下之事大可尽数交于我来办!”

高翰文伸手将书信拿起,转身看向屋外。

屋外阳光明媚。

水珠成串,自屋檐而下。

叮叮当当,好不悦耳。

高翰文轻喝一声,紧握双手:“这次本官定要叫江南知道什么叫王法!”

在他看来,这帮江南清流士绅、豪右高门,皆是目无王法之辈。

皆当削首抄没!

而在他身后。

张居正瞧着挡在眼前的这道高大背影,虎背熊腰,五大三粗,不由默默一叹。

摇着头,他也只能是依着方才书信上所言,开始提笔书写将要送入京师的奏疏。

……

隆庆二年。

正月初六。

依祖制,两京一十三省各部司衙门皆要开衙取印,开始新一年的办公。

越明日。

昨日京中文武百官已经依制入宫朝会。

而今日,则是朝中六部九卿及各司主官,朝于文华殿。

早早的。

早就已经是礼部尚书的严绍庭,同样是换上了自己的朝服,踩着点随同官员们入宫,聚在这文华殿内。

只不过当下皇帝尚未过来。

文华殿中,众人亦是三五成群的站着,小声的讨论着三三两两的事情。但左右都不过是近来各家过年过节如何,族中若是有适龄的男男女女,倒是可以将亲事提上日程之类的闲话。

毕竟再过几天,等到了正月十一,依成祖皇帝之制,还要有足足十天的假期。

也正是因此,没人会将这开年后的几天当回事。

除开军国大事,朝中有什么事情,基本都会选择放在元宵节后去处置。

也正是因此,今日文华殿内的气氛倒是显得颇为轻松。

这厢。

就看到兵部尚书杨博和吏部尚书郭朴联袂而来,到了严绍庭近前。

杨博面露笑容,气色红润,显然是这个年过的不错,笑吟吟的说道:“往日里润物来此,都是因着差事,现如今却是因官职而来,数年之间,润物建功无数,国朝之中当真是无人能出其右了。”

郭朴亦在旁笑呵呵的附和道:“再打磨几年,熬一熬年岁,说不得润物就能成我大明朝最年轻的内阁大臣了。”

若换作旁人如此说,那就是纯粹的阴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