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事情闹大了!

听到高拱的话后。

李春芳原本就阴沉的脸更加黑了,而他更是心下一沉。

大臣带着出阁读书的皇子,在这紫禁城里刨地,都能被允许,祖宗成法、朝堂规矩、皇家体统何在?

今天严绍庭能带着皇子刨地,明天就能将文华殿的墙给拆了,后天就敢给皇极殿屋顶上的琉璃瓦给掀了!

但他却没有直接反驳高拱的话,而是侧目看向高仪。

后者在入阁前是礼部尚书,在阁中操办的也是礼部、国子监、詹事府、鸿胪寺等处的差事。

李春芳当即询问道:“子象,皇子出阁读书,朝廷遴选百官贤才为日讲官,可有今日这等事情发生过?”

当李春芳将矛头转移到高仪身上,似乎是想要从体统上发难的时候,高拱不由侧目淡淡的斜觎了一眼他。

高仪则是心生不满,扭头看向李春芳。

在他的眼角余光里,自然也能看到高拱看向李春芳的眼神。

高仪脸色不显,淡淡说道:“国朝虽无前例,但皇子教育一事干系社稷,天下百事,以农事为重。过往虽无此事,但既然皇上已经有了口谕,那严少保今日带着钧皇子这般做,便没有错。”

上命不可违。

这就是高仪的回答。

李春芳一计不成,心中愤懑,只觉得不论是高拱还是高仪,都显得太过媚上了一些。

此等不合礼制的事情,他们二人竟然都不反对。

这大明朝,独自己一人还想着规矩礼制了。

可得不到阁中人员附和支持,李春芳也只能是目光不善的看向依旧在带着朱翊钧刨地捡石子的严绍庭,淡淡的冷哼了一声,表示心中不满。

其他人倒是乐的津津有味,只是面带笑意的看着文华殿前那片空地上忙碌的严绍庭和皇子朱翊钧。

赵贞吉更是不住点头道:“人生在世,皆食五谷,虽然严少保授业钧皇子头一日便行这等刨地之事,却也合乎情理。若钧皇子日后能常记农事艰难,我大明朝的百姓的日子往后定然能更好过些。”

他这话几乎是已经将朱翊钧看作是东宫储君,大明朝将来的继承者。

李春芳眼神不满的瞥向赵贞吉,心中愈发恼火。

现在是严绍庭带着皇子刨地,亲近农事,体察农事艰难。

你赵贞吉当然会这样说。

真要是换了一个人,只怕你赵贞吉这嘴里的话又得换个味道了。

袁炜却是看了一圈后,转头看向文渊阁里的官员们:“瞧着日头愈发热了,准备些凉茶汤……不!皇子还小,不可饮茶,就送些凉开水过去,再问问冯公公是不是该准备些膳食,别让皇子饿着肚子。这农活干起来,最是饿人。”

在内阁当差的官员们立马准备起来。

而在文华殿前。

虽然知道自己今天这别开生面的一课,已经引来许多的注意,但严绍庭却浑然不顾。

他就是手握钉耙,默默无声的刨着脚下的地。

幸运的是这里是在宫中,宫人们平日里也只走那些铺砖的地方。

虽然脚下这块地什么都没种,但土却并不是板结的。

只不过忙活到现在,他的手心也确实有些受不了,隐隐吃痛。

可当他回头看向跟在自己屁股后面捡着从泥土中翻出来的小石子的朱翊钧,原本想要暂时停歇的念头也就打消了。

常做农活的人都知道。

干活的时候就不能中间长时间休息,一旦歇下来,再想重新续上就是千难万难。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边干着,一边算着时间短暂的歇息片刻。

为了保持自己的师道形象,严绍庭也只不过是减慢了手上的速度,间隙直起腰擦汗换气。

等一路刨到前面的砖石地边缘。

严绍庭这才回头看了一圈。

自己竟然是干的最快的。

而今日一同在文华殿给朱翊钧日讲的翰林院、詹事府的清贵们,还有一大截的地没有刨好,却个个都早已挥汗如雨。

众人见到严绍庭竟然已经刨完了眼前的那块地,一个个眼巴巴的盯着他。

这活实在是太磨人了!

有人更是早已在心中腹诽了起来。

想自己寒窗苦读数十载,为的就是有朝一日高中入朝为官。

现在自己确确实实一朝高中,在朝中任的也都是最清贵的官职,做的也都是旁人最眼热的差事。可没想到,竟然还要亲自下地干活,手拿锄头、钉耙刨地。

有几人原本就是穷苦出身,多少年前父母辈也都是下地干活,换了他们能读书科举。

现在心中更是气恼。

自己读书就是为了不种田。

可现在读书当官了还在刨地种田。

那自己这书不是白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