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海某有本大明律

“准奏。”

得了圣允,海瑞再次躬身礼拜。

随后他才开口朗声道:“臣列罪五宗,以宣府、大同、山西三边总督王之诰、山西巡抚王继洛、大同总兵官孙吴、山西总兵官申维岳等人为首九边文臣武将,罪责最重。”

李春芳紧闭嘴唇,脸色发白。

因为海瑞开口五宗罪,便是直指自己方才维护的王之诰等人。

然而海瑞那洪亮的声音却在继续。

“其一,王之诰等人渎职懈怠,望敌不战,畏敌避战,依大明律记载,可定临阵脱逃、延误战机之罪!”

“其二,王之诰等人身为边臣,本该固守边墙,驱逐鞑虏,却纵容敌军横行边墙内外,以大明律记载,可定私放敌军之罪。”

“其三,凡臣所查九边之臣,历年侵吞、克扣边军钱粮,更有甚者私售军械、战马等物,依大明律记载,可定贪墨军饷、倒卖军械之罪。”

“其三,臣查边地文武,不论官职,多有私藏甲胄、弩机等物于家中,或私售于敌,或藏传子弟,以大明律记载,可定私藏禁械、暗通敌军之罪!”

“其四,九边重镇,文武制衡,文官粮草边民,武官边军、军户、屯田,历年九边各军皆不满员满饷,谎报军情,冒领军饷,克扣钱粮,更常有将官私刑于士卒者,依大明律记载,可定虚报兵员、虐待士卒之罪。”

“其五,边军多有文武暗通关外,与蒙古各部暗中往来,私售军械、暗传军情、私通讯息,朝廷每岁耗费钱粮无数,然边地且奏请不断,皆以敌情奏请,依大明律记载,可定养寇自重之罪。”

大明律。

作为大明官员必修的书本,在场官员都曾看过,甚至不少人都会专门研究一番。

可当海瑞总结完这次巡边后定下来的边军五宗罪,众人一阵沉默。

真要是按照海瑞说的,那他几乎是将大明律中关于兵律里记载的罪名都给用上了。

这说明什么?

这只能说明,边军已经是将能犯的事情都给犯了。

就差竖起大旗,举兵造反了!

李春芳更是被惊的满脸煞白,挥手指向海瑞:“你!你……”

海瑞依旧是神色淡然的看了眼李春芳。

随后他便拱手奏请道:“陛下,以大明律所记,臣所奏边军五宗罪,此次征北大军所押王之诰等人回京,皆有触犯。”

李春芳浑身一颤:“你胡说!”

可是没人听他说了什么。

因为海瑞用更大的声音说道:“依大明律兵律篇!临阵脱逃、延误军机,主将可军前处斩,重者凌迟。而若以大诰,可将王之诰等人剥皮充草!”

“依大明律!私放敌军,罪责通敌叛国!当凌迟处死!并诛三族!”

“依大明律!贪墨军饷、倒卖军械,可按监守盗论罪,贪墨四十贯以上斩首,八十贯以上绞死!附抄没家产,亲属充军!从犯杖一百,流放三千里!若与外敌交易,则以通敌叛国论罪!”

“依大明律!虚报兵员、冒领军饷、虐待士卒,主官革职,杖一百,流放三千里,贪墨巨大者斩首!致士卒死亡者绞死!”

“依大明律!泄露军机、养寇自重,当凌迟处死,三族连坐充军!”

海瑞的每一句话。

都让这文华殿里的人心寒一分。

当他说完之后。

整个文华殿内,已经是杀气腾腾,寒气刺骨。

海瑞却巍然不动:“征北大军押解归京之王之诰、王继洛、孙吴、申维岳等人,所犯之事,罪不可恕,形同大逆,斩首、绞死不足罪,当凌迟处死,抄没家产,三族株连!”

殿内一片寂静。

寒气逼人。

李春芳更是瞪大双眼,满脸震惊。

按照海瑞说的,就算是将王之诰等人斩首、绞死,都不足以抵消他们犯下的罪行,必须要当众凌迟处死,受万刀加身割肉,更要株连三族,人死族灭。

大明朝已经多少年没有动用过这等极刑了?

没来由的。

就算自己和这些事无关,李春芳也已经是两股战战。

清流的胆怯和软弱性!

海瑞淡淡的瞥了一眼李春芳,心中满是轻蔑。

他又奏请道:“臣此番巡边未能深查,然王之诰等人罪行,却已确凿。当由陛下立降圣旨论罪,九边余众当由三法司尽派官员,彻查到底,一一问罪!”

此刻。

明明是皇家藏书之地,明明是皇帝开经筵、皇子日讲,群臣议事的地方,却如同是那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疆场。

到处都是血水,到处都是尸骸。

无边的杀意激荡。

高拱更是目光几度紧缩,却也不敢反驳海瑞的奏请。

而他心中对海瑞的重视性更是提高了好几层。

今天,王之诰等人是非死不可了。

若不然,就会如海瑞所说的一样,他要将整个九边都给一查到底。

是要王之诰等人今日领旨跪谢受死,还是要让整个九边血流成河,是海瑞给出的选择。

这个大明朝。

就算是聪明人的天下。

可这朝堂之上,恐怕也没有能比海瑞更聪明的人了!

…………

月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