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登极议事上的暗中交易

严绍庭却是笑容愈发浓郁:“部堂放心,正正好小子想求的事情,就是部堂能帮到忙的。”

原本刚刚放松了些的杨博,顿时又是心神一紧。

他甚至微微侧过身子,目光警惕的盯着严绍庭,心里开始琢磨起来。

严绍庭都这么说了,那显然就是奔着自己来的。

这要是一个应答不好,说不定就着了这小子的道。

嗯了声。

杨博便做出观望之色。

严绍庭则是压着声音说道:“其实这件事,还有关先帝遗谕……”

先帝遗谕四字出口,杨博顿时眉头一紧,精神更是一振。

他迅速的回头看了一眼,没见到太子登场,这才颔首询问道:“先帝有何遗谕?”

“驱逐俺答,收复河套。”

严绍庭目光幽幽的注视着杨博,眼看着对方的脸色在瞬间变了几个色。

杨博面带尴尬的无声干笑着,随后才眼神深邃,语气悠长的说道:“润物啊……先帝此等遗谕,岂是老夫能置喙插手的?今日太子登极即位,也该是与新君议论此事才对。”

严绍庭却是连连摇头:“部堂有所不知,新君已知晓此事。但部堂却是当朝大司马,执掌兵部,管辖天下卫所军马。先帝之遗谕,加付下官之身,可下官未曾统兵御边,若要全先帝遗志,下官可得要部堂大力支持,于宣府、大同、山西、延绥等边镇筹措军马钱粮,方能成大事,复河套,造不世之功!”

杨博却是瞬间眼神一闪而过。

他有些不确信的看着严绍庭:“润物欲要亲自领兵为国出征讨伐贼部?”

当明白严绍庭的用意之后。

杨博便开始迅速的思考起来。

严绍庭若是在新君即位之后,亲自去边镇统兵出征,这件事情会给自己和晋地带来怎样的影响。

君不见,眼前这位太子宾客方才开口之间,就已经将九边之中的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四镇给囊括其中。

而好巧不巧,晋地晋人对九边的影响力,主要就集中在这四镇。

难道严家想要开始将手插进九边了吗?

听到杨博的询问,严绍庭便知道对方心中所想。

但他却转口说道:“先帝遗谕,下官不敢不遵。但下官却也未经边镇,因此还想请部堂从中游说,现任右佥都御史、宁夏巡抚王学甫,久在边镇治军,经验丰富,若能有部堂作说,想来下官可得王公之才,用兵边墙,驱贼部,复河套。”

杨博此刻目光愈发变得凝重起来。

他没想到严绍庭不光是想亲自统兵边镇,征讨俺答,收复河套,还真的将手查到晋地晋人的地盘上了。

那王公王学甫,其实就是王崇古。

山西平阳府蒲州人氏,当朝翰林院张思维的亲舅舅。

而他杨博,也同样是蒲州人。

杨博一念之间,面露笑容:“朝中文武无数,边镇干将能臣众多,不曾想润物竟然会提到要用那王学甫。”

他这话有感叹,但也有试探的意思。

严绍庭亦是笑着回应说:“早些时候下官南下赴任南京,与王公家中王谦公子相熟,下官与王公子一时互为好友,因此对王公也多有了解。王公与部堂同出一地,又在边镇做事,下官正是因此以为,若有部堂出面,下官定然能得熟稔边镇之事的王公助力。”

杨博在知道缘由后,也只是点了点头。

他倒是没有去询问或者质疑严绍庭能不能拿下统兵边镇兵马,征讨俺答部的事情。

毕竟严家如今在朝中是什么权势地位,自己可太清楚了。

加之严绍庭方才也说了,新君已经知道这件事情。

那想来,只要严绍庭自己本人愿意,朝廷这一头由他作为主帅出征,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过杨博却是目光一闪,他忽然深深的看了严绍庭一眼,随后面露笑容:“润物今日提及先帝遗谕,老夫倒是想起来先帝宾天之前也有诏书示下,言度田、清军、造册三事……”

严绍庭面上一笑。

瞧着毛孔里都透着精明的杨博。

他很诚实的点头道:“部堂英明,下官也确实想借此机会,亲自走一趟边镇,好好的清查边军!”

杨博是晋党首揆没错。

晋人晋党也掌握着边镇没错。

自己想要清军同样没错。

并且,自己也没有对杨博掩饰半点想要清军的想法。

可偏偏就是他这般诚实的回答,让杨博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回话了。

反倒是严绍庭面色轻松,但心中却万分警惕的注视着杨博。

自己现在已经摊开了和他说事。

接下来就看杨博会不会答应自己用王崇古,敢不敢暗中阻扰自己清军。

只要他杨博敢这么做。

那自己当初能拉着晋党去做海贸,现在也就敢拉着李春芳那帮清流旧党去九边做关口上的买卖!

杨博却忽然笑了起来。

他连连摇头,眼角都快要挤出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