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小工厂的困局
如果是国属大型轧钢厂的话,人家中高级技术工数百,大国工匠都有好几位镇守,就算全靠手工打磨,一天也能搞出来几十上百台,更何况人家还有各种机床设备。
别的不说,就那原阳钢铁厂来说,人家就是集炼钢,轧钢,机械加工于一体的大型企业,当年八方援建,数万建筑工人历时数年才建造完成,现如今工人上万,连带家属数几万人的庞然大物,占地数百亩地,领导的级别甚至能同原阳市书记地位等同,可想而知其规模的庞大。
王国强就是炼钢部技术科的一个科员,来到向阳公社,都是当时的崔永年这个副书记去请的,后来的炼钢车间的一个技术科科长孙英东,那可是跟崔永年平起平坐的地位,这只是一个部门的小科室的科长。
如果没有当年向阳公社的那些老工人参与原阳钢铁厂的援建工作,如今这些人在原阳钢铁厂部分人也已经身居高位,念着老乡情愿,他们公社连跟人家搭上线的资格都没有。
上一次的钢筋轧钢生产线,那也是人家原阳钢铁厂看在孙承启的面子上,负责援建的,至于第一次的援建炼钢炉的事,纯粹是因为敌特,他们不得不对向阳公社赔偿。
这就是没有技术,人才短缺的小厂无奈跟大厂的区别。
在那些大型钢铁厂的面前,向阳钢铁厂可以说是连人家一个车间都不如,至今为止,向阳钢铁厂连同临时工一起,也才不到五百人的小厂,这在重工业企业面前,真是小的人家都不在乎呢。
国家政策,根本不会倾斜,一切,都要靠自己来争取。
顾明泽听的脸色也很不好看,他最近已经发动关系,请求了不少人,要调拨一批中高级技工来他们向阳炼钢厂进行指导工作,甚至打报告往市里申请,但无一例外的都被拒绝了。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没有人愿意放弃大城市的生活跑到一个公社小炼钢厂里干活。
只有在高级技工的带领下,才能迅速的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中低级的技工。林瑞已经竭尽所能的利用系统学习钳工,蹚车工,造模工等各级工匠的技术,然后传授给工厂里的这些大师傅。
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比如,方忠华这位原来的五级钳工,真论技术现在他可以能已经达到了六级,甚至七级水平,但是,想要带出更多的合格工人,这都需要时间来堆积。
现在无论是机床,还是其他的活,大都是手工操作,这就需要一定的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