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要让所有投资企业感受到公平

看到姜玉山不吭声,张恪清也明白姜玉山的想法,不想放弃到手的政绩。

祝文渊的一些行为算是摘桃子,但作为市政府一把手,代表市政府跟投资商签约也是正常的,更能体现出对那些投资商的重视,哪怕是向洋也不能说不行。

不过这件事也好解决,只要再给姜玉山一些能拿到手的政绩就行了。

“玉山同志,确实现在电商发展速度飞快,想要进入这个领域的越来越多,他们的规划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可我们原本就有一个电商产业园,你想过给这个新园区更好的优惠条件,那么会不会导致原本市里电商产业园的相关企业,可能会搬迁到新的园区,对老园区产生极大的冲击?”

“还有这个口子开了,我们那些开发区岂非形同虚设?都是按项目给优惠条件,还要开发区的政策做什么?”

“你的想法我也清楚,确实这笔投资不算小,舍弃了有些可惜,但可以跟他们谈谈,他们无法保证大面积的招商,那就做小一点,哪怕投资额减少一些也没问题,可不符合条件的,绝不能给与额外的优惠条件,要让所有在郑城投资的企业感受到公平。”

“至于说招商引资的事情,你就没想过挖掘一下本地企业的潜力?”

姜玉山一脸茫然:“本地企业的潜力?张书记指的是让那些本地企业扩大产能?”

这个算是工业方面的成绩吧,跟招商引资什么关系?

等等,张书记说的是那些在本地开子公司的企业,母公司再给追加投资,就算是招商引资了。

可很多大企业在投资的时候,就规划了二期、三期,那样只算是原本计划内的资金落实,算不上是新的政绩。

那张书记的意思,就是让那些原本没规划二期、三期的企业,再继续投资扩产?

一些可以扩产的企业,他倒是知道不少,比如跟中亚地区签订了贸易合同的企业,几乎都在扩产,可投资额也都不大吧?

张书记要说的投资额,肯定不是小数目,至少得几十亿,这么大的投资,符合要求的企业就没几家了,到底是哪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