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暮也不矫情,直接走上台,道:
“那我就先来简单地说一说盾构机吧,它的核心原理其实很简单。”
“就是通过旋转刀盘切削地层,同时利用推进系统向前掘进,并通过管片拼装系统形成隧道衬砌。”
“现在M帝和老大哥的盾构机,主要适用于软土和中等硬度养成,刀盘设计和刀具材料也较为简单……”
他慢慢地将关于盾构机的情况先介绍了一遍。
毕竟国内在这一块。
基本算是完全空白。
从下面茅以身和周家莫等人不停拿笔记录的样子,也不难看出这一点。
待说完了基本情况。
他转而又开始分析起盾构机的结构组成。
当下的盾构机主要依赖机械和液压技术,设计相对简单,控制系统也较为基础。
而想要解决的办法也十分简单,引入电子技术、优化液压系统,改进刀盘设计和刀具材料等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将掘进速度从几米每天,提升到至少十几米每天。
虽说离李暮要求的20米还有差距。
但放到现在,已经完全够用。
……
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李暮将盾构机的原理,当下盾构机的发展状况。
以及他们该怎么做,都相对清晰地讲了一遍。
至于为什么是相对。
自然是因为他还有很多保留。
没办法。
不藏着的话,就不是知道研究方向,而是直接给出研制方案了。
但即便如此。
听完他所说的内容之后。
茅以身等人,依旧觉得受益匪浅。
尤其是一些原本对他略带怀疑的人,此刻也彻底放下了心。
至少他们认为,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在10天不到的功夫,就想出这么多东西。
汪守道更是感慨道:
“有李顾问帮忙,我都感觉盾构机在冲我们招手了!”
“有这么清晰的研制方向的话,我们确实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做出的盾构机,还要比M帝和老大哥更为强大,想想都让人觉得痛快!”
他的话让会议室内的众人一阵点头。
之前反对。
是因为他们觉得难度太高,研究起来不划算。
可李暮这么短的时间就给了他们这么大的惊喜。
要是再不去搞,就说不过去了。
“只是可惜李顾问时间不多……”茅以身忽然又叹了口气,道。
才10天都没有,便做到了这种地步。
如果李暮能够在盾构机上花费更多的心思。
他相信用不了多久,夏国就能研发出第一款,且性能远超M帝和老大哥的盾构机!
听到两人的话。
会议室内微微安静了片刻。
不过很快。
茅以身便继续道:
“算了,我也不能太贪心。”
“要是李顾问不是‘全才’,也解决不了我们的困难。”
“接下来的就要看我们的了!”
众人闻言,俱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但就在这时。
李暮忽然抬起手,道:
“那个,茅院长,您别着急,其实我这次还带了一份初步方案过来。”
“大家的能力我不怀疑。”
“不过有一份参考的话,也能排除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方向,您看要不要……”
他说完后,本来打算喝口水就把方案给出来。
没想到茅以身话这么快。
“要,当然要!”茅以身没有丝毫犹豫道。
迟疑一秒。
那都是对李暮的不信任。
……
会议结束后。
李暮拒绝了汪守道和茅以身送他的建议,独身走出铁道技术研究所。
他一边走。
一边看了看时间。
忙到现在。
已经是晚上6点。
摸了摸空空如也的肚子。
他让关建民开着车,前往京工院。
……
来到学校。
正值寒假期间。
平日里热闹的校园,此时显得有些清冷。
去年的时候,还不是这样。
不过今年京都的高校和三省那边展开了合作项目,派出了相当多的学生过去参与实践活动。
这种难得的锻炼机会。
但凡是以后想要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学生,都不会错过,纷纷报名参加。
于是间接地导致了留校学生的急剧减少。
李暮走了好半天。
才在游戏研发中心门口,看到两个人影。
望着其中一张熟悉的脸。
他大声道:
“嗨,你们两个,偷偷摸摸的干什么呢?”
这一嗓子。
直接让原本在门口腻歪的一男一女,连忙拉开了一些距离。
张凯慌乱地扭过头,道:
“我们没干什么,你别……怎么是你啊?”
他看着一脸坏笑地走过来的李暮,满脸无语。
都是大科学家了!
就不能成熟一点!
差点把他小心脏都吓得跳出来了!
“这次是我,下次指不定是谁呢,要注意影响。”李暮笑着道。
闻言,张凯老脸红了红,道:
“我们就是在门口说说话,什么都没做,你别瞎说。”
“行行,不说这个。对了,阿列克谢教授在里面吗?”李暮也不多说。
提点一下就行,过了反而不合适。
张凯道:“莉莎可能知道。”
“阿列克谢教授一早就出去了,说要去参加一场重要的会面,现在回没回来我也不清楚。”莉莎道。
李暮看了她一眼,道:
“本来想找他说一说游戏的事,既然这样那就下次再说吧。”
“你们吃饭了没有,没有的话可以一起去。”
“还有沈建新他们,不要整天都窝在机房里,该吃饭了就吃饭。”
说着,他便走进大楼。
……
上去将还待在机房内搞开发的沈建新等人都叫下来后。
李暮带着所有人,来到饭堂用餐。
为了奖励他们这一年来的贡献。
他还自掏腰包,给每个人都加了两个大肉包,作为奖励。
这让所有人都十分高兴。
两个大肉包并不难得。
可李暮的肯定,却是十分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