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有点打乱了他的计划。
本来是打算专心先搞近海防御。
结果现在半被动半主动地决定要搞天基计划。
这就要求他们在军事上,要有一个足够强的保障才行。
“装菜可以,但是不能真菜啊!”李暮心中感叹道。
……
半个小时后。
李暮的车子停在雷达研究所的门口。
所长彭时录和副所长蒋南英听到汇报。
立刻下楼迎接。
见到他们。
李暮先道了个歉,道:
“我来晚了,请两位所长见谅。”
“嗨,李顾问,您这么客气干什么。”彭时录笑道。
一旁的蒋南英同样道:
“没错嘛,再说您晚来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我们等一会儿根本算不上什么。”
如果是一般人,他们心里可能会有点意见。
可换做李暮。
那是一点儿都没有。
只会觉得是有其他要事耽搁了时间。
“其实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只是指导一个学生,不小心忘了时间。”李暮如实道。
闻言,彭时录好奇道:
“哦,竟然是这样?”
“那这个学生一定相当有天赋了。”
“能和您交流,恐怕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啊!”
他说完后。
边上的蒋南英也不同地点头赞同。
一个学生,能得到李暮的指点。
这要是传出去,恐怕能被全国的大学生们羡慕死。
“确实有点天赋,值得好好培养一下。”李暮笑道。
听到这话。
彭时录和蒋南英对视一眼,眼睛俱是一亮。
两人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听您的意思,是打算收他做学生?”
“有一点想法,不过能不能成,还要看后面具体的情况。”李暮道。
高家林的天赋、能力都还算不错。
不过这些只是基础。
他更重视的是个人的品行。
这个东西短时间内看不出来,只能慢慢地去观察。
彭时录和蒋南英听懂这话,却忍不住浑身一震。
李暮要收弟子?
两人敏锐察觉到他流露出的想法。
要是被其他人知道。
恐怕想要拜他当老师的学生,能绕整个京都一圈。
想了想,彭时录道:
“其实我们雷达研究所,也有那么几个不错的苗子,您要不考虑考虑?”
“这个……”李暮迟疑了一下。
他现在还没有什么教学生的经验。
收一个可以。
多了还真未必能顾得过来。
彭时录忙道:
“要是您觉得不合适那就算了,就当我没说过这话。”
他也就是话赶话,说到了提一嘴。
要说失望,肯定是难免的。
不止是彭时录,就连一旁的蒋南英也是一样的心情。
如果李暮能够收一个雷达研究方面的学生。
对于夏国的雷达研究事业来说。
绝对是一件极大的幸事!
毕竟李暮厉害是厉害。
可研究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没有办法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雷达上边。
如果能够由其培养一个学生,作为他们未来雷达研究的领军人物,那是再好不过。
……
看着彭时录和蒋南英失望中又夹杂着一抹希冀的眼神。
李暮一时哭笑不得。
他想了想,道:
“收一个也不是不行,但我得好好观察,才能做决定。”
“您肯收就好,多少不重要,时间也不重要!”彭时录兴奋得狠狠握了握拳头,道。
见状,李暮继续道:
“好了,今天我过来,是准备看一看靠岸声呐阵列的研究情况的。”
“上次我送来资料后,你们应该研究研究过了吧。”
“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疑问?”
他迅速进入正题。
本来就耽搁了一些时间。
要是再闲聊下去。
怕是今天要熬到11点才能回家。
“看是看过了,不过大家问题不少,很多原理都搞不明白。”彭时录如实道。
一边说着。
他一边带着李暮走上实验楼,来到会议室前。
从窗口往内看去。
只见一众专家和教授,正讨论得热火朝天。
为首的,是一名叫做张吕千的教授。
和他争论的,则是一位叫做陈芳运的教授。
两人都是现在著名的雷达研究专家,对于夏国的雷达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
不过此时。
他们却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李暮示意了一下彭时录和蒋南英,让他们不要着急进去。
有些问题。
他不在的时候能听到。
在的时候,就不一定了。
只不过不待他扭头仔细去听。
忽然,会议室内响起了一道声音:
“李顾问来了!”
听到这道喊声。
原本吵闹的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向着川外的李暮投去目光。
“看来是藏不住了。”彭时录无奈地看向李暮,憋着笑道。
站在一旁的蒋南英,也是有些忍俊不禁。
一次两次就罢了。
次次都喜欢这么搞。
他们也算是有了经验,李暮想要再肆无忌惮地偷听,是很难再有机会了。
见到偷听失败。
李暮虽有些遗憾。
但也没有太在意。
他快步走进会议室,然后道:
“张教授、陈教授……大家好好久不见了。”
“废话我就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我刚刚听到了大家的一些问题,不过肯定有所遗漏。”
“这样吧,就由一位同志,帮我总结概括一下,还请务必全面详细,不要遗漏。否则恐怕会影响研究。”
他说完后。
伸出手,随手一点。
十分精准地,直接点中了刚刚喊出声的一个年轻研究员。
见到自己被点到。
后者兴奋之余,又有些忐忑。
站起来后,说话都有些结结巴巴的,道:
“李,李顾问好,我是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