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

像是战斗机,就更久了,没个三年都不可能拿出点像样的东西出来。

这么久的时间,一直和家人分居,显然不太现实。

“如果可以的话,当然再好不过,只是到时恐怕要麻烦唐院长您照顾了。”黄之前等人也有这个想法,所以没有拒绝。

虽说即便家人来了京都,他们一年到头还是未必能见上几次。

可离得近一些,总归是好的。

……

在征询过一众教授的意见之后。

唐燕捷很快兴冲冲地离去,模样像极了要去打一场硬仗。

不过说是硬仗也差不多。

毕竟要从许多单位手里抢人,哪怕他是航空院的院长,都得费些口舍才行。

这边,留下的李暮继续和黄之前等人商量关于威龙-1战斗机的研制计划。

不过说计划,其实还为时尚早。

李暮道:

“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和工业基础,其实还不能满足我们的研制要求,所以我们首先得突破一些工艺方面的问题。”

“比如我们国内的龙门铣床技术,至今还都是引进的技术,存在严重落后的状况。”

“为了弥补这些技术工艺方面的不足,我们需要完成许多突破,才能够为战斗机的诞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说有黄之前等12人的加入,但威龙-1战斗机的研制团队,目前来看人员还是有些不足。

因为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龙门铣床,仅仅只是航空机床的一部分,还有数控龙门铣床和重型卧式车床。

但即便解决了这个,也还有更多的难题在等着他们。

柔性工装技术、喷丸成型技术、真空熔炼技术、熔模铸造工艺……

一个个技术工艺,都是曾经无数科研工作者用尽半生心血才得以突破的难题。

“李顾问,我知道有一位教授,在龙门铣床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如果您觉得能行的话,我写封信让他过来。”黄之前当即道。

他一开口,其他的教授们也纷纷表示可以摇人过来帮忙。

对此李暮当然也不会拒绝,将他们推荐的人一一记下,等回头再让唐燕捷出面去邀请。

紧接着。

他又说起威龙-1发动机的问题。

在这方面,众人都知道李暮打算研究涡扇发动机,不过对于这项技术,他们都还有些疑虑。

毕竟在60年代,出于技术限制和成本考虑,都是涡喷发动机更为常见。

涡扇发动机虽然结合了涡喷发动机和螺旋桨发动机的特点,拥有较高的燃油效率、较低的噪音和更好的经济性。

但这些和结构简单、维护成本更低的涡喷发动机比起来,还是有些相形见绌。

既然是讨论,大家也各抒己见,道:

“涡扇发动机目前看来,还是更适用于民用客机,除非我们能有新的技术突破。”

“没错,涡扇的结构更复杂、附属设备也更多,仅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不如选择有着强大输出功率的涡喷。”

“李顾问,您也别藏着掖着了,有啥办法就直说吧,我们跟着学习学习。”

……

说着说着,大家的目光又渐渐地汇聚到了李暮身上,满是期待等着他的答案。

涡扇不如涡喷,那是在以前。

可他们如今有李暮在,未必造不出更好的涡扇发动机。

“其实方法确实有,不过想要实现也有不小的难度,”李暮微微颔首,道。

黄之前笑道:“您先别说难度,给我们说说是什么方法!”

“等等,黄教授,李顾问,等我先拿找个笔记本。”宋文聪赶忙打断道。

其他的教授虽然嘴上不说。

但手却已经非常诚实地摸向了手边的纸笔。

待众人都准备好后。

李暮才继续道:

“我们可以从4个方面入手,材料、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和推进技术。”

“先说说材料方面,为了使得涡轮叶片能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可以考虑研制高温合金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再说冷却系统,目前的涡扇发动机主要是以单通道内部冷却为主,通过在涡轮叶片内部设置一个通道利用气流进行冷却……”

……

接下来的5天时间。

李暮基本都在会议室里度过,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就是和黄之前等人一起讨论航空发动机的问题。

有些原理说起来简单,但想要落在实处就千难万难。

不经过反复的讨论和验证,就算是他自己拿着资料,也很难放心地研究。

毕竟工业基础都不相同,有些方法后世可行,现在未必可行。

……

走出会议室。

李暮伸了个懒腰,和黄之前等人说了一声,便准备离开航空院。

他一连走了许多天。

玄武-主战坦克的研制,也不清楚有没有出现问题,是时候过去看一眼了。

当然,在去之前,照例他还得休息一天。

否则即便去到车研所,那边也会把他拦在大门外。

就在李暮一边下楼,一边想着该怎么合理地躲开假期的时候。

忽然,唐燕捷迎面走来,笑着道:“李顾问,有给您的消息,郭院长那边让您离开后先去他那儿一趟。”

“没问题,我回去后立刻就去。”李暮当即道。

以唐燕捷的身份都不知道的消息,那么八成和玄武-1主战坦克的研制有关。

总不可能是让他去电影厂参观这种小事。

……

和唐燕捷告别后。

李暮便马不停蹄地前往国科院。

进了大门后,直接走向郭默的办公室。

刚刚靠近,便听到了里面传来的爽朗的大笑。

听到这笑声。

他便知道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郭院长,什么好事儿啊,您这么高兴?”他一边笑着,一边走进去道。

闻言,正在和一个人说着话的郭默立刻从座位上站起身,道:“来来来,我为您引荐一番,这位就是李暮顾问!”

顺着他手的方向。

坐在沙发上的一个40岁左右,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站了起来,道:“李顾问您好,我是胡旭华!”

“您好,幸会幸会。”李暮笑着和对方握了握手,同时快速地在脑海里检索对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