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海中,人们发出绝望的呼喊,但没有人来救援。他们被困在火焰之中,无助地面对死亡的威胁。有些人被火焰吞噬,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有些人被烟雾窒息,倒在街头无法动弹。
城中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更是处于极度危险之中。老人因体弱无法逃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化为灰烬;妇女抱着幼子四处逃窜,却找不到安全的避难所;孩子们被困在火海中,哭泣着寻找父母却无人回应。
火焰熊熊,烧毁了城中的房屋、田地和城墙。黑烟滚滚,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无法呼吸。大火足足燃烧了几天几夜!百姓们惊恐地逃离自己的家园,眼睁睁地看着一切被摧毁,却不敢有任何反抗,不然就会被吴军杀死。而且还有一部分吴军趁着孙权下令放火之时,坏事做尽,抢夺百姓财物,还奸淫妇女!
孙权的军队残忍无情,他们不顾城中的百姓生死,只为了达到自己主公的目的——坚壁清野!
饥饿和绝望笼罩着整个城市。没有食物可吃,没有水源可取,百姓们苟延残喘。易子而食成为了生存的唯一选择,人们不得不互相残害以填饱肚子。为了活下来,很多人不得不抛弃了人性,饥饿本就是最恐怖的事情。
在这片火海中,人们失去了一切,家园被毁,亲人离散。孙权的暴行可谓是天怒人怨,他的所作所为与当初火烧洛阳的董卓无二!
袁尚率军南下到达两城后,目睹了孙权的暴行,不禁心中恻然,不由得念了原史中曹操的《蒿里行》中的几句诗词: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袁尚没想到孙权竟然这么残忍,当真是赶上董卓了。这就是战争的残酷,这就是历史上周而复始、反复出现的人间惨剧,从秦汉一直延续到近代。所谓的文明,对于百姓而言只是苦难。
小主,
不过孙权的行为在军事上却是十分奏效,袁尚的确无法继续追击孙权了,一来物资供给跟不上,二来这么多的灾民也无法处置。
袁尚现在面临一个两难处境,要不要用军粮接济这些灾民?
如果接济他们,这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才是夏末,秋收的粮食在淮南地区减产七成,一旦袁尚开了这个口子,那么这几十万张嗷嗷待哺的嘴,袁尚至少要喂养半年之久!若是如此,袁尚将要把自己辖地所有的储备粮食都拿出来才行!
但是这样的话,来年如何征战?一旦发生战事,袁尚又拿什么给自己的士兵吃?
可是如果不管这些饥民,他们真的只有饿死,或者吃......
袁尚实在是难以抉择。赵云和关平甚至已经开始节省自身亲兵的粮食,来补给这些灾民了。
但是其他部署并没有这么做,袁尚的军令没有下达,没有将领愿意把自己军队的粮食给到灾民!何况灾民也不会感激他们,今天给了,明天不给,他们就会怨恨,就会想着暴动。
袁尚最终决定,逃避。
他自知自己无法拯救这些灾民,于是下令班师回许昌,至于这些灾民只能自生自灭了。谁让他们倒霉,遇到了孙权呢?
袁尚只能让自己眼不见心不烦,他无法把自己的全部粮食拿出来给到几十万灾民。何况这场人间惨剧本就不是袁尚造成的。
然而袁尚刚刚撤回到汝南,徐州和许昌两方面急报,都发生大规模战争!孙权的援军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