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七年,十二月十八,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正式退位。
太子朱标即位,十二月依旧用洪武年号,待次年正月改元文隆。
是年,朱标四十岁,自其洪武元年被封为太子算起,已当了二十七年的太子。
文隆元年正月初八,大明各衙门开衙,朱标也以文隆帝的身份颁布了一系列诏书。
如册封嫡长子朱雄英为太子,册封吕氏为皇后。
又册封二皇子朱允炆为虞王,册封三皇子朱允熥为越王,册封四皇子朱允熞为衡王,册封五皇子朱允(火煕)为徐王,册封六皇子朱允炏为陈王。
也即是说,除朱雄英之外的朱标五个儿子都依照朱元璋当年的例子,被册封为亲王。
但按照如今的大明宗藩规矩,凡是留在大明国内的藩王,跟那些勋贵一样,都是三代之后便降等承袭。除非立下大功,朝廷给了世袭罔替的恩旨,爵位才能不变地传下去。
另外,亲王只有一个儿子可以袭爵,其他儿子不再册封。但对亲王的其他儿子在从军、从政、经商等方面的限制也会宽松很多。
所以,朱标虽然一口气封了五个儿子当亲王(比原历史上多一个儿子),却也不必担心国库因此开支太多。
事实上,他作为老大儿子算少的——如今兄弟中比他儿子多的已经有好几位了。
一转眼过了正月十五,朱元璋便“闹着”要搬去凤阳皇宫住。
“父皇,凤阳皇宫的修缮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您就再等一段时间,等到二三月天气彻底回暖再去,免得您和诸位娘娘冻坏身子。”
乾清宫中,朱标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劝朱元璋。
朱元璋皱眉道,“哪里就能冻坏了?暖气管没架设好,咱们不会烧炭吗?以前京师皇宫没架设暖气管前不都是烧炭取暖,也没见谁冻坏了!”
朱标见这招劝不住朱元璋,只好出另一招,道:“父皇,您不是想要带着照相机去游览咱大明河山吗?据儿臣所知,天工院那边应该快有结果了,您何不在京师多等些时日,带着照像设备一起去凤阳?”
朱元璋听了眼睛一亮,问:“你说真的?没骗咱?”
朱标无奈道,“儿臣怎么会拿此事骗父皇呢。”
其实他只是听刘宽提过一嘴,合用的照相设备是否能在二三月份搞出来,他也不敢肯定。
但只要能让朱元璋在京师再停留一个月,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照相设备的事可以再解释。
朱元璋想了想,道:“咱最多在京师待到二月中旬,届时无论天工院是否拿得出合用的照相机,咱都要去凤阳。”
朱标点头,“可以,到时候儿臣必不再阻拦父皇。”
等朱标回到奉先殿,便见朱雄英正在殿内左侧一张大书案前处理奏本,就好像二十年前的他,一时露出欣慰的笑容。
朱雄英却是起身行礼,随后问:“父皇劝下皇爷爷了?”
朱标笑道,“拿天工院的照相机做引诱,才让你皇爷爷答应留到二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