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吉不怒自威,悠悠道:“朕御驾亲征,攻破西夏京城,其国已灭。”
“然,谋宁克任等原夏国大臣,及诸多西夏宗室子弟,却上不顺应天意,下不得民心,他们竟敢率军公然对抗我入城的大宋官军,他们这些愚于西夏旧国之人,死了也活该。他们被朕的宋军所杀,亦不能赎清他们的罪孽,只有让他们族人来抵罪了。”
“官家圣明,所言极是……”
“传朕口谕,诛杀城内西夏李氏皇族宗室子弟;诛灭谋宁克任全族所有男梁师成梁师成子!以防图谋抗宋者复辟!”
“微臣遵旨……”
在场的那群降宋的原西夏大臣们,听到赵官家下达要大开杀戒的圣谕后,都吓得脸色惨白。他们庆幸自己提前做出了弃暗投明降宋的明智之举。
其实,赵吉下达的这道诛杀西夏宗室子弟和灭谋宁克任全族所有男子的圣谕时,心里也有过不忍心的挣扎。
可是,赵吉听着报事官的如上奏报,为了大宋刚刚打来的西夏之地能得到巩固,为了能减少甚至是杜绝抗宋复夏的起义,他不得不狠下了心,要搞一场针对潜在敌人的大清洗……
赵吉穿越之前读史时知道,这种针对亡国宗室和亡国忠臣的大清洗,太多了。例如,历史上的公元1215年,蒙古攻破金中都,完颜皇室“男子尽戮,妇女充宫掖”。公元1644年,清军入(北)京,多尔衮处决崇祯太子朱慈烺,对外却宣称“伪太子系诈冒……”。
所以,杀一批妄图反抗者,是可以更多的流血牺牲,这变相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不用霹雳手段那是不能震慑住西夏军民的。
赵吉觉得,已将西夏的废太子赐封为“宁夏郡公”,并把其当傀儡养活起来,已做到了仁至义尽。
赵吉再次下达圣谕:
“朕谕:西夏既灭,其国库珍宝,皆为我大宋之资。”
“着令从各路大宋官军中,抽军中文吏、帐目军需官,组成清算接收财物钦差使团,速速清查西夏国库,将其中金银财帛、奇珍异宝尽数收缴封存,登记造册。”
“若有敢贪污者,死罪!清算接收财物钦差使团成员,相互监督,若有敢瞒报贪污者,死罪!”
“收缴上来的西夏国库财物,分为三份。”
“第一份,用作补充我军出征军费、重赏立下军功者,让我军将士无后顾之忧,提升我军士气。”
“第二份,用作收买西夏各地方部落军首领,让其见识到朕对其招揽之心切意诚。”
“第三份,暂时封存起来,以备他用。”
赵吉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好等拟写圣旨的文官书写完。
其实,这西夏国库的第三份财物,赵吉是准备用作对金国开战时的军费支出。当然,这不见得能够,但是,绝对可以给大宋财政,大大地减轻压力。
赵吉见拟写圣旨的文官停笔抬头,用崇拜的目光仰望他时,便又开口道:
“朕知,已经亡国的西夏京城内,有众多技艺精湛的各类工匠,还有众多才学渊博的学者,只要这些人愿降宋,其性命不仅可以保全;其薪俸还可以再涨一倍。”
“父皇圣明……”
“官家圣明……”
“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抬手,示意两个皇子和文臣武将们不用再奉承山呼万岁了。
他下达此道圣谕,其实是对占领地西夏的经济和人才的掠夺,其目的自然是充实大宋的国力。
赵吉自然知道,除了以上清洗、掠夺等手段外,还应施行怀柔之策,以收揽西夏的民心。
他又颁布了对占领之地西夏,施行怀柔之策的诏书:
“西夏已降,伪帝乾顺早已自尽谢罪,朕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多造杀孽,故朕封乾顺之子李仁爱为‘宁夏郡公’,世袭罔替。”
“凡西夏降宋文武官员,朕皆赦其过往之罪,许其继续当官,为大宋效力。望其能感念朕恩,尽忠职守,共兴大宋。”
“西夏平民,苦伪帝乾顺苛政久矣,朕体恤其苦。自朕御驾亲征伐之日起,便严禁我大宋官军妄杀无辜,亦早与西夏民众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夏法。’”
“朕早已严禁大宋官军侵扰市井商肆,务必保证西夏百姓生活如常,市不易肆。”
“朕已下旨令大宋官军,于明日午时,在原西夏京城兴庆府即如今我大宋宁夏府城内,开仓放粮,将粮食分与城内贫苦百姓,以缓民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