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杀入蛮荒,落子将军

7月5日。

杀蛮军正式成立后的第三天。

北境有了大动作!

五座大城,二十一座军镇内同时出兵,共计五万边军在边境线上大规模集结。

这一举动自然引起北蛮十七族的注意,双方的斥候已经开始频繁交锋。

不过以往北境边军也有过这种大规模的演武,所以北蛮十七族暂时没有太过紧张。

直到一万二千多名青霜军倾巢而出,全部赶赴边境!

这下北蛮十七族不得不重视了。

仅仅只是五万多名边军,即便全部杀入蛮荒丛林,也掀不起太大的浪花。

北蛮十七族甚至有机会将其全歼!

但青霜军就不一样了。

千人级军队对应大宗师战力,五千人级的军阵就已经可以和武圣,真君正面抗衡。

万人级的军阵则是足以围杀巅顶强者的力量!

不过大蓝朝自立国以来,除了太祖皇帝,还从未有天子派青霜军深入蛮荒作战。

青霜军固然战力惊人,如果只是一两场大战,完全可以一锤定音,横扫千军!

但如果将战线拉长,将一场战役的时间线也拉长,青霜军一旦陷入长期作战的境地,情况就不妙了。

无论是将士还是其身上的煞器,都存在损耗,一旦人数低于某个限度,又或是身上的煞器损耗过重,青霜军的战力将大打折扣!

北蛮十七族不会傻乎乎地将所有人集中在一起和青霜军硬拼,肯定会利用地形不断拉扯,打他们最擅长的游击战。

所以即便派青霜军杀入蛮荒,也很难彻底铲除北蛮十七族,反而青霜军有陷在蛮荒丛林里的可能性。

一旦青霜军覆灭,又或是损失惨重,被打没了建制,这对大蓝朝来说绝对不亚于清虚造反带来的损失!

大蓝朝立国五百多年,举国之力才堪堪能维持住四支万人级的御营军。

世间巅顶强者有十几位,朝廷只占其中三个,在这种情况下,整座江湖依然要老老实实遵守朝廷定下的规则。

凭什么?

这四支万人级的御营军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曾经甚至有一任首辅公开发表过一个言论:

只要这四支万人级御营军始终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大蓝朝就能江山永固!

由此可见这四支万人级御营军的重要性。

自太祖皇帝之后,没有哪位君王敢轻易将这四支御营军派出去作战。

这四支御营军即便什么都不做,只需要存在在那里,就足以威慑四方!

所以当青霜军集体出动,赶赴边境和那五万边军精锐汇合时,北蛮十七族依然不太相信大蓝朝会有大的动作。

边境线上,大军在一块平原上云集。

往前是大片的原始丛林和连绵的山脉。

五万边军精锐在排列成五个巨大的方阵,在平原上列队完毕。

这五万人,绝大多数穿的都是轻便的皮甲。

人人手中除了冷兵器,还都背着枪械。

平原上还有上百辆大卡车,上面装满了各种物资。

几百挺重机枪!

数百具便携式迫击炮!

这个时代其实还有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榴弹炮,但蛮荒的地形注定了这类武器没办法带进去,所以便携式迫击炮就是最合适的武器。

大地突然震动起来,远处尘土飞扬。

一道青色的洪流从远处朝这边奔涌而来。

这道洪流带着滔天的煞气与威势,好似天地间的一切都会在这道洪流面前被推平!

在场的五万名边军精锐都神情一肃。

他们知道,青霜军来了!

很快,青色的洪流奔袭到了这片平原之上,在五个方阵的前方列队,排成一字长蛇阵。

当洪流停下,一万两千名身穿全套青色甲胄,手持长矛,腰跨战刀的武者站在了五万边军的前方。

和身后的边军精锐们不同,他们没有携带任何热武器,因为不需要!

等青霜军抵达后,穿着金色五爪龙鳞甲的诚王带着一众北境高级将领登上了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

诚王站在最前方,目光扫过下方的将士们。

他没有说话,就这样站在原地看了众人足足一分钟。

然后他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

“杀!”

巅峰大宗师的气势全开,直冲天云!

平原之上,风雪忽现,漫天冰霜从天而降。

下一秒,一万二千名青霜军几乎同时拔刀。

青芒斩白雪!

紧接着,五万名边军精锐也纷纷拔刀。

数万将士齐声喝道:

“杀——”

杀声震动天云!

平原上,冰雪消散。

诚王秦世羡收剑回鞘,最后留下一句:

“出征!”

于是这场誓师大会就此结束。

接下来这支大军并没有立刻杀入蛮荒,而是在原地开始领取物资。

与此同时,后方还有一支六万多人的队伍正浩浩荡荡朝这处平原赶来。

这六万多人是从北境征调的民夫,人人都背着一大包东西,里面装的是食物,水和还有各种药品。

这些民夫将跟随大军一起进入蛮荒。

将士们因为要穿甲,携带武器和弹药,还要保持及时的战斗力,所以没办法携带太多的粮食。

每名士兵最多携带五天左右的口粮,后方的民夫则能携带大概三十天左右的口粮。

所以六万大军加上六万民夫,携带的粮食大概够所有人吃十八天左右。

如果算上返程,则军队最多只有九天的时间深入蛮荒。

即便就地取材,猎取蛮荒丛林里的野兽,异兽,采集野菜,野果,也最多能让大军多坚持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