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舒被送往外务属院子后边的山上,山的背面是军方兵器局,前面破例赊给外务属安放牢狱。
郑孝和引着蒋琬往山上走,越往上走雪下得越大,最终两人停在一片竹林下,几个随行的人赶紧燃起篝火。
“黄景去琅山有三年了吧。”蒋琬开口问道。
“差不多,下官做领事开始,他就往琅山去总领东吴和魏国东防的工作了。这些年也算是兢兢业业,不辱使命,拿回来不少有价值的线索。”郑孝和取出特制的保温水觞,开始给领导斟茶。
“还算是兢兢业业,言外之意呢?”蒋琬问道。
郑孝和停下手中的工作,抬头看了领导一眼,接着把目光从茫白一片的雪上拉回来,笑了笑故作轻松的说道:“只是,他历来跟魏延走得近,怕是消息到我们这里,已经晚了魏延好几日。”
蒋琬看着郑孝和手中的动作,脸上没有任何神情变化,似乎是很专心的在等那一杯茶。
下边的人做事,总是想跟其他人争个高低,而整日跟在丞相身边的蒋琬,并没有川蜀内部集团的概念,他秉承丞相的意志,认为不管是东州派还是荆州派,本质是都是依附于蜀汉,所以他们不会为了个人私利而置蜀汉王朝的前途于不顾。郑孝和等人看不到这一层,是因为他们终日疲惫于事务流程,以及勾心斗角的内耗,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提升自己的思维。
但在高层领导中还有一个人是个特例。那就是杨仪。杨仪作为丞相长史府的一把手,能力肯定是没得说,政务军务都能处理的周全有效,可是在对两分集团的认知上,杨仪存在固执的偏见。
他认为李严等人执政,就是会误国。而魏延等人带兵,就会葬送蜀汉的山河和子弟性命。
蒋琬被召唤到汉中之后,总是随侍在诸葛亮帐前,而每次杨仪汇报完工作,都会添油加醋的说那些人坏话。这个时候诸葛亮并不阻拦,只是笑笑的看着蒋琬,想看看蒋琬有什么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