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真:“矿石这么赚钱,我们卖矿石也能赚不少。”
“也就一阵,而且大家都不是傻子,你真以为船上的人都和屈乐一样守规矩?”潘筠道:“今晚,无数的矿石会从泉州飞出去。”
私藏矿石回来的大侠不少,就连高志铭都藏了三块。
他把矿石给他师叔看,低声道:“潘筠说倭国的这座银矿是富矿,炼出来的白银不仅含量高,产量也会很高,只要人手足够,年产可达百万两!”
师叔手抖了抖:“这岂不是比大明整个境内一年的产银量还高?”
他们不知道大明银矿一年的具体产银量,但从朝廷一年就从福建一个银矿上收到白银八两银子来看,光是听潘筠说,倭国这银矿就令人炫目啊。
陆明哲可比他们聪明多了,直接把银矿给识货的丁大人和工匠看。
俩人只是掰了一下,然后就把刚到手的矿石砸碎一块,而后开始提炼,半个晚上后,半成品出来。
脑门那么大的矿石最后炼成拳头那么大,但是银灰色的。
丁大人和工匠都很激动,告诉陆明哲:“知府大人,这是富矿啊,我为官多年,摸过这么多银矿石,这是最富有的一块!”
陆明哲:“比之宁化县的银矿如何?”
丁大人一脸嫌弃:“天壤之别,宁化县的银矿是中下等,再大肆开采几年,就要变成贫矿了,但这块矿石含银量极高,若果然如他们所言,整座山都是这样的矿石,那就是一座富矿,可,可称为天下之最!”
陆明哲心潮澎湃,捏紧了拳头在匠房里来回转悠,眼睛亮得好似盛着一团火:“还得是道士!难怪,难怪他们搞出这么多事了,就算是为了这座银矿,这海禁也必须开!倭国,我们去定了!”
丁大人也很激动:“若能开采这座银矿,天下的银荒可解,各地的矿工也可以松一口气,像宁化县和玉山县这样的叛乱也就不会有了。”
陆明哲连连点头:“对,对,我要即刻上书,请求朝廷派兵前往倭国……薛韶,薛韶呢?”
丁大人不语,旁边的师爷低声禀道:“薛韶被锦衣卫带到京城去了。”
陆明哲张了张嘴,心里什么想法也有,一时间像打翻了调料盘一样的难受。
他半天才道:“我上书陈情,为他求情,他出海也算尽职,虽然不能及时发现宁化县和玉山县的险情……但能发现银矿,又助这群江湖侠士报了屠村之仇,扬国威于海外,也算立功,功过相抵……”
“明公,银矿一事若传入京城,不知多少人想分一杯羹,薛韶没有背景,其叔父薛瑄又得罪了这么多人,他们一定不愿他参与此事。
但银矿是他和潘筠发现的,他是唯一跟过去的正经官员。
从用人习惯来说,要是真开采银矿,他就是第一候选人,除非……”
师爷的话没说完,但大家都明白。
现在不知道多少人想把他从官位上撸下去,好换上自己的人。
陆明哲其实也不喜欢薛韶,他的眼睛总让他有一种被看透的感觉,明明很温和,但偶尔看过来,他总觉得他做的所有事,心里所有的阴暗面都被他看见了。
但,他又很喜欢薛韶。
他是他见过的,最合格的御史。
他欣赏他的办事能力,钦佩他的品格。
刚考中举人时,他就是他这样的心性,一直到他考中进士后做县令,近十年的时间,他都和他一样。
他也很喜欢那十年的自己。
那真是自己最美好的时候了。
可是,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