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呼百应

“那八成真的给百姓了?”

“真的给了,我们亲自看着的,这次衙门还算做人,”一个大侠叹气道:“六月底狂风大作,福建连下几日大雨,连种了几十年的大树都被连根拔起,受灾甚是严重,衙门这时候要是还贪图这些钱,不说当地百姓,我们都得反!”

大侠说起这事一肚子的怨气,低声道:“福建宁化会起叛乱,听江湖上的消息,是因为朝廷下来官员,强逼百姓开采银矿,矿工们都活不下去了,加之六月底暴雨,朝廷赈灾不及时,那叶宗留趁人生计断绝,稍一鼓动,就聚起上千人,听说现在他们已经连下三县,聚起了两万多人。”

潘筠收回目光,不再听,朝海船上走去。

回来的时候,每条船她都放了两个舵手,全是陈文给她的人。

潘筠找到其中一个,让他想办法把消息传给陈文,然后站在船上居高临下的看着这百态众生。

官员们围着林盟主和高志铭几个亲历者,让他们把倭国一行发生的事细细说来,尤其是关于银矿的事;

大侠们正在和朋友们相拥而泣,互诉衷肠,他们当时兵分三路,皆有死伤。

尤其是攻打东痒岛一路的大侠们,因为那里囤积了海寇最多的人,最强的战力和最完备的武器,所以死伤许多。

高志铭也有师弟和师妹陨于海上。

但,能够重逢还是高兴居多。

而在人群中间让开的一条大路上是百来个短衫短裤,赤着脚的力工,他们正佝偻着身子,或抬或背的从海船上卸货,按照几个人的指点将搬下来的麻袋、箱子等放在不同的位置……

陈澜带着陈涵站在龚夏身侧,正与众人谈笑风生,一脸喜色。

众多人中,唯不见薛韶。

薛韶不知何时离开了,屈乐找到船上来,窝窝囊囊的把一封信递给潘筠:“薛韶让我给你的。”

潘筠伸手接过,随手拆开,问道:“你干嘛这副表情?”

屈乐:“薛韶是被锦衣卫带走的,我听陈留涛悄悄说,银矿一事闹大,加上江南发生叛乱,他很可能会被问罪。”

见潘筠无动于衷,屈乐就着急问道:“你不管?”

潘筠无奈:“你当我是皇……神仙啊,什么事都能管。”

她拆开信,一目十行的看过去,随口回道:“我就是一个小道士,连山脚下村民的难处都解决不了,何况薛韶的?”

薛韶只留下一句话:“龚夏在水师衙门中算清廉,只是人不聪明,易冲动,有怠政之嫌,但为人重义气,且有悯心,可用;虽轻责慢怠,只要稍加点拨,便会生野心,好用。”

既可用,又好用,他临走还给她找了个工具人。

潘筠将信折起来团在手心,稍一用力,纸张就碎成纸屑,纷纷扬扬落下。

屈乐张大嘴巴:“你怎么碎了?他信中说什么了?”

“他说你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让我好好待你,将来有难,还可以通过你求助武林盟。”

重情重义是对江湖侠士的至高称赞,屈乐一听,高兴不已,拍着胸脯保证道:“我们这样的关系,哪还需要客套?你将来有事只管招呼我,不用做那些虚头巴脑的事。”

潘筠点头:“好,我现在就有一件事托付你。”

屈乐微愣:“这么快?你说。”

潘筠指着港口上的货物道:“我们的货物麻烦你帮忙清了,玉山县发生叛乱,我们决定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