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北面偏东,一山谷外。
此处为东突厥连接朔方,唯一一条行军大道,类似于大唐官道。
阴山隘口虽为要塞,却常年处于开放状态,朔方与东突厥皆未派兵镇守。
薛万彻第二师一万火箭军,已于两个时辰前屯兵驻扎在此。
隘口以往无人把守,但防务阙台一应俱全,看清楚眺望三里之外阴山一切来援之敌。
两路阻敌大军,不曾配备神武大将军,主攻武器为火箭弹。
只等东突厥增援朔方铁骑到来,万箭齐发定叫来犯之敌有来无回。
一名远征军旅长骑着战马巡视,来到眺望阙台拿起望远镜向远处看去。
“提高警惕,注意阴山动向,两时辰轮换防守!”
隘口镇守,明面上只有一个营的兵力约四百人,其他火箭军分散隐蔽于两侧山坡之上。
旅长观望一会儿,交待完便打算走下阙台。
“旅长,有情况!”
负责眺望侦察的连长发出警戒,而后取下后背的两杆短旗,打着旗语通知埋伏两侧的火箭军。
随即,便听到一阵阵悉悉索索之声。
火箭军已搭箭上弦,随时准备迎接远处来的东突厥骑兵。
“四里之外……不足百骑?”拿着望远镜观测的连长,大声说出疾驰而来的东突厥骑兵人数规模。
“再探!”旅长暂留阙台,稍加思索喃喃道:“不足百骑,应是先头部队!”
旅长原先为玄甲军中队长,统领玄甲三百余人。
对面五十余骑兵,越来越近。
三里之外,阿史那社尔已发现隘口有人镇守,并未放在心上。
只因阙台之上仍旧插着狼头飘带旗。
“旅长,属下确认无虞!来人仅有五十三骑,后方并无骑兵随后!”
眼看阴山方向袭来的五十三骑,距离隘口已足两里地,连长将望远镜递给旅长。
“五十骑兵来送死不成?”旅长没有去接望远镜,肉眼已经能看清对面人数。
“准备,待东突厥骑兵进前至八十步放箭!”
疑惑归疑惑,旅长唯一能确定来人确实是东突厥骑兵无疑。
忽然,阿史那社尔所率五十轻骑从视线消失,进入一处山坳拐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