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龙和赵瑗相互认可了对方,信任了对方,更是视为知己。
此刻的两个人都异常激动,身边的韩世忠和史浩也十分高兴。
陆文龙是韩世忠的女婿,赵瑗是史浩的学生,两个人都是年少有为,心怀国家民族。他日二人一个稳住社稷,一个收复河山,大宋之荣光将越发灿烂。
韩世忠当即吩咐人设宴款待,众人陪同。
在酒席之上,更多的是客气和寒暄,却再少提起方才在书房的话题,这一点倒是体现出赵瑗的少年老成。这韩府上下,保不齐谁就是朝廷的眼线,有些话还是不能随便说的。
先前曾言语相激的高青鸾和诸葛小星此时也规矩了许多,除了偶尔的几句客套再没有过激的话。这两个丫头都是人精,她们看得出陆文龙和赵瑗之间似乎有了某种默契和共识。
至于韩秀君,则没想那么多,只要陆文龙点头,她便不会反对,一副夫唱妇随的陆夫人模样。
韩世忠夫妇原本以为这个赵瑗是奉命来擒陆文龙的,所以心生厌恶,可当韩世忠看到赵瑗对国家民族的忠心,也就改变了态度,他知道眼前这个少年,未来可能是会给大宋子民带来好日子的英主。
并未多饮,也未多坐,赵瑗和史浩起身告辞。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大家不好相留,随即起身相送。
就这样,陆文龙和赵瑗走在前面,韩世忠和史浩并行在后,韩秀君、梁红玉等人则跟在后边。
见陆文龙和赵瑗坦诚相待,交谈甚欢,韩世忠不禁感慨,对史浩说道:“先生教了一个好学生啊!”
史浩笑道:“兄长更是得一好女婿。”
“哈哈哈!”两个人对视一笑。
韩世忠道:“我大宋的江山或许就系于他二人的肩上。”
史浩道:“兄长放心,回京之后,小弟自当全力劝说陛下抗金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