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低声答道:“要我们小镇的姑娘陪侍。”
“你们镇上的人,同意了?”崇祯帝诧异道,“这不是趁人之危吗?”
掌柜的叹了口气道:“同意了,不光同意,大家还争先恐后,趋之若鹜呢!”
“这是为什么?”
“因为有银子可赚。”掌柜的做了一个数银票的动作。
“五爷,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白无常说道,“剧本不白写,而镇上的人,也得了银子。”
“正是,不过剧本总有写完的一天,当那天来到之时,这头戴白色无脸面具之人也要走了。”掌柜的道,“没曾想,您们猜怎么着?陪侍的姑娘,小镇的男女老少,都舍不得他离去,因为他要是一走,我们镇可就没钱了。”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崇祯帝背起了《史记·伯夷列传》,“怎么你们镇上的人,如此没有起子?”
起子,北京话,没起子的意思是没出息。
“这位客官,您说的人,千古少有,如果人都如伯夷叔齐,此二人又岂能千古留名?”掌柜的道,“对于我们平头老百姓来说,受过穷,才知道,在贫穷面前,尊严不如一碗油泼面啊!再说了,朝廷,又何尝管过我们这些人?”
崇祯帝的标准,是圣人的标准;掌柜的标准,是平民标准。不同角度,都没错。像伯夷叔齐那样的人,我们应该尊重,而平头老百姓的难处,我们也应该理解。
听了掌柜的说朝廷的话,崇祯帝虽然心里有火,但此刻也不便发作,只得端起酒杯,浮了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