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后人的解读,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在西北方言中,八有疤或巴之意,常用来形容无赖或痞子。因此,八大王也可以理解为无赖大王。
这种说法认为,张献忠自称八大王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强悍与不羁。
第二种说法:八大王的八,代表了八个方位,也就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表示张献忠在八方之中为王,且是最大的王。
不管是哪种说法,这在本书中都不重要,我们只需知道他自号八大王就好了。
张献忠立于马上,威风凛凛,胸前长髯,有如关云长一般。
崇祯帝一听是劫道的,心中这个气啊!派去陕西的杨鹤到底是干什么吃的?又是弹劾陕西巡抚胡廷宴,又是弹劾延绥总兵岳和声的,在他的治下,不也一样流贼横行吗?而且,大年三十都抢到朕的头上了!
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什么用抚,这越抚,流贼反而越多!
杨鹤最初到任时,派出了很多人手,大力推行招抚之事,凡是愿意接受招安的流贼,一律发放免死票。
不过,杨鹤的这个策略,却不被另一个人看好,也就是他的手下,洪承畴。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也被称为九老,福建南安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做过浙江提学道,后来转升为陕西参政道。
洪承畴,本来是一介书生,但却酷爱读兵书,而且还亲自校订过戚继光的《南北平定略》,在他的眼里,流贼就是流贼,抚是没用的,只能用剿,所以哪里有农民暴动,他就杀到哪里。
杨鹤的这个下属跟他对着干,流贼也就越剿越多,而且,陕西的兵力又不足,这就导致了目前陕西的流贼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