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悼姒还以为当国君的儿子亲自过问此事,杞国应该心满意足了。而且,据说这次各国帮助杞国修筑的城墙非常坚固高大,悼姒夫人非常高兴。
“吩咐下去,哀家要摆宴,以谢列国诸侯劳心劳力为杞国修筑城墙。”悼姒在新绛大摆宴席,宴请参加修筑城墙的工匠、杂役、军士们。
作为中军将,赵武当然不敢怠慢,他亲自主持操办了这场宴会。
令赵武诧异的是,居然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宴会中!
赵武心道,这位老人看上去至少七八十岁了吧,难道他居然还在服杂役?
根据当时的规定,在都城内的国人,自从身高达到六尺便要服杂役,但到了60岁便不用再服役了。
在都城外的野人,也是自身高六尺开始就得服杂役,但到了65岁便不用服了。
赵武向老人走了过去人,本想了解一下详情,正好有人在问那老人:“老丈,冒昧相询,您贵庚几何?”
那老人一愣,一脸茫然尴尬的样子,讷讷答道:“惭愧惭愧,小人真的不知道自己今年几岁了。只因膝下无子,所以只能自己服役。小人只知道,自己出生的那一年,是正月初一,正逢甲子日。由于家里穷,也没有过年的感觉,但对于甲子日倒是记着的。小人记得,小人已经过了445个甲子日了,到今天,距离上一个甲子日正好是二十天。”
这下轮到询问的那人一脸懵逼了:那是多少岁?
赵武也呆愣了。这应该是中国史料记载的第一道奥数题了吧?
这道奥数中的战斗机级别的难题,把堂堂晋国中军将赵武给难住了。无解?
赵武是解不了的,那些军士、杂役们也解不了。带着满满的求知欲,赵武亲自拜访了上大夫师旷。
上大夫师旷是晋国名震列国的音乐大师,不但精于音律,更以博古通今被世人评价“多闻”,人们以“师旷之聪”来盛赞其聪慧。
见中军将赵武如此谦逊好学,师旷非常欣慰。他在心里略略默算,随即道:“禀元帅,若我所算无误,这位老人今年应该是73岁了。他出生的那一年,应该是鲁国的叔仲惠伯在承筐会见郤成子的那一年。
那一年,狄人侵犯鲁国。鲁国卿大夫叔孙庄叔在碱地击溃了狄人,俘虏了狄人首领长狄侨如和长狄虺、长狄豹,他就用这三名俘虏之名来为他的儿了们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