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会安城骚乱

他们便是这场暴乱的组织者,有婆娑国的商人、祭司,还有一些所谓的“爱国人士”。

大唐与婆娑国签署的《广州条约》,对婆娑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宗教方面,原本只信奉湿毗教的婆娑国,随着条约的签订,大唐的道教、佛教、儒家思想大规模涌入,百姓的信仰逐渐发生改变;服饰、饮食等方面也受到了大唐文化的影响。

而对于这些组织者来说,最大的冲击还是利益。

大唐商人在婆娑国享有特权,能够自由出入各地,在商业竞争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这让他们的生意一落千丈,心中满是怨恨。

再加上大唐对婆娑国关税颇高,还限制他们在大唐的活动,种种“不公平”让他们终于按捺不住,借助一些爱国情绪,煽动起了这场动乱。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朝廷与大唐修改条约,至于租界的存废,其实与他们并无太大关系。

在会安城的布令府,布令阮经文怒不可遏地怒斥当地守将博雷尼:“怎么回事?本布令不是让你镇压那些乱民吗?怎么会人数越来越多?”

博雷尼一脸无辜地回道:“尊敬的布令大人,不是我不想镇压,而是人太多了,我实在没有办法。而且,现在大唐的租界不是还安然无恙吗?”

阮经文心里清楚,这分明是博雷尼在敷衍,军队要是真的全力镇压,这场动乱怎么可能愈演愈烈,很明显是他故意放水。

但博雷尼敢这么做,背后肯定有王都某些势力的支持。

阮经文恶狠狠地说道:“你最好祈祷租界不要出事,否则,后果不是你和你背后的人可以承担的。还有,本官会向国王参你一本!”

说完,转身拂袖而去。

望着阮经文的背影,博雷尼冷哼一声,低声骂道:“呸!唐人的走狗。”

最终,在婆娑国军队的保护下,乱民暂时没有冲击租界,但他们并未离去,准备等待机会发起攻击。

会安城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王都毗阇城。

王宫内,国王因陀罗拔摩满脸怒容,看着手下大臣质问道:“会安城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聚众闹事,冲击大唐的租界,当地的驻军都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