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纷纷表示不会,心里却都腹诽亚历山大实在脸皮太厚,为了拉拢人才,如此拔高对方,特别是剧辛,一肚子的不服气。
“赵兄实在太过高看我,我一乡野村夫,能有多大本事,倒是赵兄和这几位倒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倘若择一明君辅佐,必然可以一展抱负。”
“那乐兄就没想一展抱负?”
乐毅笑而不语,亚历山大继续追问道:“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大丈夫生于世,如果不能做一些轰轰烈烈的事情,碌碌无为一生,实在太过无趣也太过浪费,所谓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我等既然有一技之长,自当寻一发挥的舞台,富贵荣华到也在其次,不过若能得一知己明君投效,任我等施展生平所学,岂不快哉!”亚历山大的话博得了所有人的认同,大家都点头肯定,连乐毅都陷入了深思中。
“乐兄是否认为当世君王无一明主,或者觉得投效无门呢?”
“唉……”似乎是被说中了软肋,乐毅叹了口气。
“如果乐兄相信在下,不嫌在下乃化外粗鄙丑陋之辈,不知可否随在下一起,于列国间走一趟,待在下另外寻得几位贤人之后,为乐兄引荐一位明君,其丰功伟业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然,现在还没有达到完美,要达到完美,尚需诸位大才的辅佐方可。”
“原来赵兄果真还是另有所图啊,呵呵!”
亚历山大惭愧道:“在下未能免俗,乃因乐兄实在乃人中翘楚,不愿放弃,若乐兄愿意,我当推举乐兄为上将军。若乐兄不愿,在下也固然不能强求,当奉上我国一些特产,聊表敬意也就罢了。”
“赵兄是个实诚人,你这个朋友在下交定了,既然赵兄说为在下介绍明主,那么在下就拭目以待了,相信赵兄一定不会令我失望的吧?”乐毅对亚历山大如此看得起自己,心中颇为感动,于是便下了决心,其他人也对亚历山大的话感到震惊,赵奢甚至怀疑,对方是不是宗室大臣,不然如何能对国君能有如此大的影响,而亚历山大在他们眼中,又不像信口开河之辈。
“当然,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功于万里外,岂能混混沌沌,老死于蒲上。只要各位不是太拘泥于效力的君王出自何方,只要大家看中对方的贤明睿智,尚能值得大家一展身手,那么我今天的话在不久的将来,必定可以得到证实。”亚历山大异常认真地说道。
公孙弘对亚历山大的话感到非常的震惊,从一开始对他的狡猾奸诈到现在的真挚实诚,完全是两个模样,他越发越觉得眼前的这个人不简单了,他不知道对方口中的明君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如果自己还是白身那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去投效,虽然他不认为自己的才能超过眼前这几人,但也粗通行伍之间的事情。可自己毕竟已经投效了中山王,中途背弃而且是在中山国大败的情况下背弃将为世人唾骂,遂暂时绝了这个念头。不过对于眼前的救命恩人能招纳乐毅这样的大才也是衷心地恭喜道:“为恩公能得乐兄这样的大才浮一大白!”
众人在欢声笑语中无所不谈,直至深夜,几人都醉醺醺地席地而眠。第二天,乐毅离开了茅屋,回到家中安排了俗事,准备好了行礼,带上了妻儿和几个随从同亚历山大启程往临淄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