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俄国人是每天都会对着敖德萨的帝约军队阵地进行猛烈的火炮打击,像是想要摧毁他们的战斗意志那样,在火炮打击之后却不见俄军步兵打上来,偶尔会有几次俄军冲击他们的阵地。
俄国人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打通了敖德萨成功与罗马尼亚联通之后俄国就能够威胁到巴尔干半岛,并直接威胁到多瑙联邦。
多瑙联邦加入到战争后会增大俄国的战斗压力,萨文科夫现阶段还不想立刻与多瑙联邦开战。
他想见到的事情是第三国际先忍不住拉多瑙联邦下水,在多瑙联邦的注意力被第三国际吸引过去的时候再对敖德萨地区发动猛攻拿下这座他们很快就能拿下的城市。
东线战场的其他地方几乎清一色俄军占优势,他们没有继续向西进攻,完全是因为俄国现在需要消化自己拿到的地盘,并且帝约的战线在德军的帮助下稳固了下来,俄军没有办法再像几个月前那样在一千多公里的战线上摧枯拉朽般的摧毁东墙的军队。
接下来俄军如果想要继续在东线取得进展,那么他们就要制定在某个地区的作战计划,简单概括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击薄弱地区。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萨文科夫在等待自己的坦克部队。
先前他所重视的坦克项目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完善,但是他已经等不及了,哪怕只是能够保持稳定性与一定作战能力的试验品,他也要把那些试验品给拉上战场作战。
之前所提到的俄罗斯像猫玩弄猎物那样对待敖德萨地区的战斗只会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德国的敌人都清楚不能让这个国家有喘息的机会。
否等德国缓过劲儿来,那倒霉的就要是他们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现在德国很明显已经缓过来的那股劲儿,如果时间拖下去,萨文科夫不敢想自己要面对一个怎样的德国。
所以他对武器装备的标准就是只要能够保证拥有一定的稳定性,生产起来方便快捷,可以大规模生产,即使质量不会说太好,那也可以将他们大规模生产出来列装到军队当中。
在广袤的东线战场上,质量有时候并不是那么的重要,数量反而更加重要。
所以当萨文科夫所中意的坦克被俄军大量列装的时候,就是俄军对东墙发动下一次进攻的时候。
不过总的来讲,这个时间可能要等到明年了,现在已经是十月中旬,东欧的天气已经冷了下来,再过一段时间进入十一月、十二月进入冬季的时候,哪怕是能够适应寒冷环境的俄军也必须承认。冬季并不适合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尤其是不适合装甲车辆进行战斗,糟糕的路况会让车辆寸步难行。
不过实际上也要不了多久,俄军就会对敖德萨发动猛攻了,而萨文科夫的坦克也并不会像他所想的那样在战场上称霸太长时间。
十月二十号,当意大利对多瑙联邦宣战的消息传到俄罗斯的时候,萨文科夫当机立断,立刻下令对敖德萨发动总攻。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这座城市。
第三国际已经把奥匈帝国拉下水。并且现在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第三国际在多瑙联邦西边进攻,而自己在东边拿下敖德萨后可以牵制一多瑙联邦更多的兵力。
俄罗斯与第三国际在这件事上没有经过任何的事先商量。但是两国却在这时候实现了完美的配合。
几天之后,10月25日也就是多瑙联邦对俄罗斯宣战的那一天,俄军攻下了敖德萨市,实现了,与罗马尼亚的连接成功连通了俄罗斯与巴尔干半岛。
就算多瑙联邦的军队现在立刻对罗马尼亚发动进攻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俄军会在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迅速支援到罗马尼亚前线帮助他们抵抗多瑙联邦与保加利亚的进攻。
旧同盟国(德奥两国以及他们的小弟)的西线局势虽然看起来还不是德国占优,但是已然明朗,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然而东线依旧一片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