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身上,也都是一片欢喜之色,赵家峪的气氛,都快赶上过春节了。
这一幕让财政部长看到,心中自是感慨万分。
看来在八路军的管理之下,这里的百姓也是幸福满满。
这里比起大后方的陪都来,确实没有那里的繁华。
但是老百姓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却也是陪都百姓比不了的。
现在的赵家峪,已经不是那个,只有三百多人的小山村了。
由于几支甘南游击师的部队,时不时的在四周扫荡一圈。
这个赵家峪方圆五十里之内,早就已经成为了,小鬼子和伪军的禁忌之地。
所以繁华起来的赵家峪村,已经变成了赵家峪镇。
人口多了,哨卡也就多了起来,保卫这里的部队番号,平时也都是营一级别的。
尤其是在进山的道路上,还安装上了,从鬼子据点那里缴获的探照灯。
大晚上不定期的,还要开灯照一下,防守级别相当之高。
这也是竹下俊无法像山本一木那样,对赵家峪发起两面夹攻。
他也只能从后山的悬崖想办法,摸进赵家峪去搞偷袭。
这里的地形有一个漏洞,是八路军没有发现的。
可能是中国人都有种田的喜好,他们在后山也种了一块地。
这决定是一个糟糕的决定,被种下去的庄稼,会影响到观察视野和机枪的射界。
而且在后山靠近悬崖的地方,有一处不明显的低矮处。
如果上了悬崖,那个两尺高低矮处,正好可以让他们绕到防御阵地的后面。
而后面的那个连,就沦落为一个无用的摆设,徒惹人笑了。
也可能他们觉得赵家峪的防卫,已经固若金汤了,所以这才放松了警惕。
也许是他们平时太闲了,不好好的研究战术,反而想着靠种庄稼来打发时间。
这才给了日军的特种大队,一个攻入赵家峪的可乘之机。
他们同时还做了两手准备,一个是竹下俊的特种作战。
另一个就是在战事不利的时候,他们会给冈村发电报。
都不用出半个小时的时间,石家庄野战机场的轰炸机,就会全部出动。
它们很快就会到达赵家峪的上空,对那里进行饱和式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