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十亿人口,有着广阔的市场和雄厚的历史文化,我们民族的血液里就不容许我们所在的国家一直屈辱落后。”
“作为一个中国人,没人能忍受这种屈辱。”
“所以每逢乱世必有豪杰挽天倾。”
黄易越说越激动:“秦汉争霸、三国群雄、隋唐风云、哪怕是历经五代十国之乱,外族入侵统治中原,也会一波又一波涌现出诸如赵匡胤、朱元璋这些收复汉土河山,重整山河之人。”
“所以,中国一定会再次崛起,这几乎是历史的必然。”
“邵先生才多少岁,回港才两三年的时间,凭借着家里的一些支持,能做到今天这个境地,影响了百万人的生活,带动了港岛的整体发展。”
“这是他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做到如此地步。”
“现如今,内地改开,是整个国家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亿人齐心协力,推动历史的齿轮在向前走,能走到何种地步,根本不用做什么猜想。”
“因为遍数历史,就没有任何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可以如此大规模调动人力物力,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
他几乎不带任何停顿,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的说完了心中所想。
黄鹰都听呆了。
温瑞安更是呆呆的看着他,仿佛重新认识了对方一般。
“说得好,说的太好了。”
正在此时,门口出现了几人。
不是别人,正是金雍以及倪狂、蔡澜、黄占几人。
他们都是港岛的知名作家,也是这家公馆的与会者之一。
温瑞安能在港岛留下来,金雍出力很大。
当下,这几人的表情也很有意思,金雍拍手叫好眼中带着欣赏,倪狂横眉冷笑,蔡澜老好人模样,云淡风轻,黄占则是满脸笑意。
“查先生、倪先生,蔡先生,黄先生。”
温黄三人连忙打着招呼,港岛四大才子全到齐了,也是难得。
“你是黄易是吧?”
金雍走了进来看向黄易:“你的书我看过,灵气勃发,没想到你的历史功底也这么好,你说的没错,每逢乱世必有豪杰挽天倾。”
“几十年前就是如此,现如今内地改革开放革故鼎新,全然一副新气象。”
“你们或许不了解阿鼎,但是在我看来,他是港内最了解内地的人之一。”
本来因为港英政府的禁令满腹怨气的金雍,没想到出门散心参加港岛作家会,还能听到黄易这番有见地有思考的言论。
这让他感觉不虚此行。
“依我看,不见得吧。”
倪狂略带嘲讽的摇摇头:“我就是从内地游过来的,对岸什么做派我太清楚不过了,要发展肯定是要发展的,但是骨子里的什么大同共产不改了,就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发展。”
“人性就是自私的,对岸却想人人都变成圣人,这怎么可能。”
“还有什么浦东成亚洲金融中心,青藏通铁路,农民孩子进清北,这都是痴人说梦。甚至还登陆月球,人家美国能在十几年前上月球,中国这片土地上就没有科学的种子,拿什么上去。”
倪狂是在五十年代犯了法伪造公章,从大草原一路潜逃到尚海,而又从尚海到广东,再从广东游到港岛的。
此后再没有回过内地。
对于内地,他有一种恐惧的情绪。
他的这番话,可以说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港人的认知。
国外对于邵维鼎的这番预言,大抵也都是这种看法,觉得邵维鼎过于乐观不切实际,是在幻想。
他们打从心底里,看不起中国,看不起中国人。
白人高人一等的观念,因为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殖民时代,早就在世界根深蒂固。
相信中国会重新崛起?
在西方人心中,这个世界早就被他们瓜分好了,留给中国的位置,当下就是一个第三世界的加工基地。
好好给发达国家缝衣服,做玩具就好了。
这些低端产业,就是给中国安排的定位。
为什么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