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李太监实在摸不准皇帝陛下的心思。

之前特地出宫去捡了个人回来,却扔在了殷家,也没有说要关照一二,好像就这样不管不问了。

不是还说什么“收到了上天的指示”之类的吗?

不,他是决计不会怀疑陛下的说法的,陛下自身帝星降世,说的话自然都是真的,他就是纯粹的疑惑。

最后只能感慨君心似海,他无论如何都猜测不透。

然而这事之后,陛下没有要过问的意思,他却忍不住关注起了那殷九昭的动向。

万想不到,他居然拜了刘将军为师,当真要当大胤的一名将士。

那刘将军是殷夫人的弟弟,想来就是这一层关系,让殷九昭得以跟刘将军认识,只是不知通过什么方法得了将军青眼,成了将军的门下弟子。

一年过后,边疆战乱频发,他便随刘将军上了战场。

番国突然发难,两国国力不相上下,一直僵持着,战火就这样烧了三年,最后传来刘将军被敌军斩于马下的噩耗。

朝廷内人心惶惶,只觉得己方以处于劣势,番国势必会趁机进攻,可最上方的皇帝却始终镇定自若,着令殷九昭接掌虎符,统领大军。

朝廷上下皆一片哗然,保守派的几名臣子坚决反对,请皇帝务必三思,他们觉得皇帝这是冲动之举,殷九昭此前一直都是无名之辈,难堪大任,见皇帝意向坚决,便要死谏。

胤淮听他们声泪俱下的讲了一大通,貌似颇为赞赏的点了点头,然而不等他们欣喜的请皇帝收回成命,却听皇帝道:“说得真好,下次不许说了。”

“拖下去吧。”

殷九昭临危受命,成了最高将领,奇异的是,军中居然无人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