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历史性的资产大逃杀
2025年4月12日,全球资本市场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美元指数失守100关口,美债抛售潮以2001年以来的最猛势头席卷市场。欧元、瑞郎、日元与黄金成为资本避风港,而这场风暴的核心——美国资产,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当投资者仓皇逃离美元资产,全球金融秩序的底层逻辑已悄然动摇。
一、美元霸权根基动摇:从“安全资产”到“风险源头”
过去半个世纪,美元与美债被视为全球金融体系的“终极安全资产”,但近期市场表现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美债收益率一周飙升45个基点,对冲基金和外国投资者不计成本抛售,背后折射出三大深层矛盾:
政策信任崩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加剧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市场担忧美国将重蹈“以邻为壑”的贸易战覆辙;
流动性陷阱显现:美债市场深度恶化,基差交易风险暴露导致避险功能失效;
债务危机隐忧:美国联邦债务占GDP比例突破130%,投资者对美元长期购买力信心动摇。
野村证券策略师Naka Matsuzawa直言:“这不仅是股市的信任危机,更是对美债这一全球基准资产的否定。”
二、欧元逆袭:欧洲资产的“结构性复兴”
在传统认知中,欧元常被视为“跛脚货币”——经济增速疲软、内部政治分化。但此轮资本迁徙中,欧元兑美元单日飙升300点,创2008年以来最大涨幅,其背后逻辑远超短期避险需求:
资本回流驱动:欧元区投资者过去十年将数万亿欧元投向美国市场,如今资金回补本土形成正向循环;
德债替代效应:10年期美债与德债利差拉大至历史高位,但市场更关注安全性而非收益率,德债成为美债崩盘后的“次优避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