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快到郡城 追兵赶到

孙策听闻太史慈这番诚挚的话语,脸上的笑容瞬间绽放得无比灿烂,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照亮了整个战场。他眼眶微微泛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疾步上前,双手紧紧握住太史慈的手臂,用力将他扶起,声音因为兴奋而微微发颤:“子义!你今日这番抉择,真乃我孙策之幸,更是天下百姓之幸!我盼这一天,实在是盼得太久了!”

说着,孙策转身面向众人,一手拉着太史慈,高高举起,大声宣告:“诸位将士听令!今日,子义加入我军,他有万夫不当之勇,往后,咱们携手并肩,定能荡平这乱世,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将士们听闻,群情激昂,欢呼声、呐喊声震耳欲聋,手中兵器碰撞出清脆声响,庆祝这一员猛将的归降。

孙策拉着太史慈的手,目光满是热忱与信任:“子义,从今往后,你我就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军中大小事务,你皆可畅所欲言,咱们共同谋划,成就大业!”

太史慈满脸动容,眼眶微微泛红,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往昔愚忠的懊悔,又有对孙策知遇之恩的感激。

孙策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目光关切而敏锐,看向营寨的方向,开口询问道:“子义,我瞧着这营寨透着古怪,后方好似有异常动静,依我看,营寨中恐怕早已人去楼空。你为何只带着这些兵马在此坚守?其中定有隐情吧。”

太史慈长叹一声,神色黯然,将黄祖与刘繇那番自私自利的决定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主公有所不知,黄祖与刘繇商议,要我带领这为数不多的兵马死守营寨,为他们争取逃跑的时间。他们这是打算断臂求生,而被舍弃的那只‘臂膀’,便是我太史慈和这些兄弟。”说到此处,太史慈的语气中满是苦涩与不甘。

孙策听着太史慈的讲述,只觉得一股怒火从脚底直窜上脑门,双手紧紧握拳,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额头上青筋暴起,怒声骂道:“这帮卑鄙小人!平日里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关键时刻却如此自私怯懦,做出这等卖友求荣之事!子义,你一心为他们卖命,他们却这般对你,实在是可恨至极,真真不值!”

太史慈满脸羞愧,头垂得更低了,不敢直视孙策的眼睛,声音中满是自责与懊悔:“主公,是我有眼无珠,错信了他们,险些铸下大错。今日既已决心效忠主公,恳请您允许我率旧部为先锋,去追击黄祖与刘繇。我定要亲手擒住这两个背信弃义之徒,将功赎罪,方能解我心头之恨,也不负主公的信任!”说罢,他单膝跪地,姿态坚定,眼中燃烧着熊熊的复仇之火。

孙策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史慈,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些,伸手将他扶起,目光坚定且充满信任地看着他,沉声道:“子义,我信你!你既有此决心,我便准你率旧部为先锋。但你千万要记住,我要的是你毫发无损地归来,切不可贸然犯险。黄祖与刘繇虽卑鄙,但也不可小觑,你此去务必小心谨慎,我自会率领大军随后接应。”

太史慈重重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动于孙策的信任与关怀。他挺直腰杆,大声应道:“多谢主公信任!太史慈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说罢,转身大步走出帅帐,回到自己的旧部之中,迅速整顿兵马。

营地里,马蹄声急促,将士们迅速集合,士气高昂。太史慈骑在那匹枣红马上,身姿挺拔,威风凛凛,手中长枪一挥,高声下令:“兄弟们,随我出征!今日定要让那黄祖和刘繇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旧部们齐声呐喊,声音响彻云霄,随后在太史慈的带领下,如一阵疾风般朝着黄祖和刘繇逃跑的方向疾驰而去,扬起滚滚烟尘 。

孙策望着太史慈远去的背影,那疾驰的骏马扬起滚滚尘土,转瞬便消失在视野尽头。他深知太史慈此刻求战心切,定是带着满腔怒火全力奔赴战场。

当下,孙策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做出周密部署。他先是看向吕蒙与吕岱,目光如炬,言辞坚定:“你二人即刻率领精锐,从侧翼迂回追击,不可打草惊蛇,务必以最快速度完成包抄,截断敌军退路。” 吕蒙与吕岱领命,神情肃穆,迅速点齐兵马,朝着侧翼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