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甄嬛加大如175

皇帝南巡,京中有庄亲王、愉郡王留用,前朝张廷玉、鄂尔泰、讷亲等大臣随行,皇帝身边除了皇后、舒嫔、陈贵人,临走的时候还带上了颖贵人与恪贵人,另外还有二十好几个蒙古小王爷充当侍卫,队伍可真是不小了。

颖贵人与恪贵人所在的部族听说她们俩有机会跟着乾隆出门南巡,急忙往宫中送了信,让她们俩小心侍奉乾隆,最好早日怀上孩子,不管生的是皇子还是公主,总归会对他们的部族有利。

蒙古人虽然因为生活方式跟社会结构对比大清其他地方的人来说,显得有点儿未开化的意思,但人也不是没有聪明的,织毛衣的活计,勤劳又心灵手巧的蒙古女人们也能做,甚至她们原本就会做毡子的手艺,大清这边将羊毛清理出来了,她们也能做成上好的毡子。

毡子毯子什么的在大清的地界所用不多,但卖去青海、西藏和准噶尔就是十分受欢迎,且卖的上价的畅销品,赚钱自然也不少,于是羊群的规模再次扩大。

唯一不好的是大清掌握着所有羊毛制品的销售渠道,所以蒙古如今已经逐渐不满足于只做一个羊毛原料生产地了,也想掌握清理羊毛、编织羊毛的法子。

当然,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没想过完全甩开大清自己单干,毕竟大清庞大的领土和人口就意味着庞大的市场,而大清数不胜数的藩属国,又是另一个他们羡慕但知道处理不易的问题了。

圣驾行至山东,当然要在济南停留,而乾隆还想爬泰山。

姜莘莘对爬山什么的敬谢不敏,她如今身体老迈,实在经不起折腾了,哪怕有人抬着她上山,她也不想兴师动众。

但济南的泉水确实闻名天下。

宁太妃的生父济州协领沈自山卒于任上,当年宁太妃还曾派人回沈家吊唁一二。沈夫人倒是健在,姜莘莘也召见了沈夫人以及宁太妃的几位嫂嫂,只是看着沈夫人比她更加老迈的模样,姜莘莘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在常例的赏赐上加厚两分赏了下去。

沈家如今也算是起来了,虽然沈自山的官位自从宁太妃入了冷宫之后就没有动弹过半分了,但如今沈家的小辈却多处开花,从文从武都有出息,家中女子婚嫁之事,也随着宁太妃当年出了冷宫之事变得顺畅起来。

尤其如今沈家有一个带有他们血脉的皇子,哪怕将来宁太妃膝下的阿哥只能封一个贝勒爵位,那也是皇室宗亲,他们沈家也算是与皇室成功联姻了。